福斯新聞網報導,近期發表在《食品科學與營養》(Food Science & Nutrition)期刊上的研究,探討了黑小茴香(black cumin)對膽固醇水準的影響。黑小茴香,學名為黑種草(Nigella sativa)或稱黑籽(black seed),常用於許多中東和印度料理,如咖哩和印度烤餅,也見於某些烘焙食品和混合香料中。

日本大阪的研究人員讓受試者連續八週,每天攝入 5 克的黑小茴香籽粉。

黑小茴香,學名為黑種草(Nigella sativa)或稱黑籽(black seed),常用於許多中東和印度料理,如咖哩和印度烤餅(naan)。它也見於某些烘焙食品和混合香料中。

富含高抗氧化劑的黑籽油也作為膳食補充品出售,常被用來支持免疫力、減少發炎和改善消化健康。

在受試者服用補充品前後,測量了他們的膽固醇水平和食慾水準。

人體試驗顯示,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膽固醇)和總膽固醇均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稱「好」膽固醇)則有所增加。

研究結果還揭示了飢餓感水準的「顯著改善」,這表明黑小茴香可能對食慾控制有益處

研究人員總結,無論是體外(in-vitro,實驗室)還是人體試驗,都證明了黑小茴香具有「抗脂肪生成和降血脂作用」,「這項研究強調了(黑小茴香籽提取物)在改善脂質代謝方面的潛力。這些結果表明,黑小茴香籽可能是一種有希望的對抗肥胖相關病症的天然藥物,儘管仍需要進一步調查,納入更全面的代謝參數。」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全球首例人染H5N5亡 石崇良:無人傳人風險「出國勿接觸禽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