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典禮由花蓮長者以太魯閣族語吟唱童謠〈牛之歌〉揭開序幕,靈動呈現母語文化傳承的活潑情感;更有AI 創作劇場與藍染時尚走秀,展現長輩多元的創意能量。最大亮點是現場的「十年幸福好拾光」拼圖儀式,由多位共好計畫評審團成員與信義公益基金會董事長林信和共同完成拼圖;拼圖內容來自於十位歷屆首獎得主寫下的祝福語,象徵十年來共好的延續與累積。信義路「幾米月亮公車」旁更設置了「幸福好拾光」市集,共同展出16個單位的成果,邀請民眾透過互動遊戲體驗長者在生活中「拾光逐夢」的幸福時刻。

林信和董事長表示,當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面對長照壓力與世代議題,「共好計畫」展現了不同於悲觀敘事的另一面。十年間,跨越老中青世代的夥伴以創意與行動實踐高齡創新,讓社會看見長者仍懷抱夢想、勇於行動的力量。

共好計畫10年有成樹立第一個里程碑。信義房屋提供
共好計畫10年有成樹立第一個里程碑。信義房屋提供

2025年兩大徵件活動雙雙創下歷年新高,不僅青世代踴躍投入,有國中師生攜手為高齡議題發想創意,高中生組成跨校聯盟共同提出行動方案,也是共好行動徵選首次由高中生獲獎,展現世代向下扎根的影響力。在多項獲獎計畫中,長者不只是提供協力,而是輸出自身對地方、文化的深度知識,並轉化為可被消費或體驗的服務。從市場老師傅的手作料理、職人技藝傳承,到退休礦工帶領旅客走訪礦區、重現一日礦工生活,皆讓文化保存得以延續,同時為地方創造新的價值,進一步凝聚社區、形塑共生共榮的力量。這些成果最終回到共好計畫的核心—提升長者的健康福祉與生活動力。

基金會於第九年進行社會影響力調查,回顧近年在推動長者社會參與、提升大眾關注高齡議題、促進行動參與及共好社群發展等面向的成效。調查結果顯示,不論受惠長者或共好社群夥伴,都高度肯定共好計畫所帶來的感性價值、知能增進價值的影響與特殊性。在高齡領域廣泛影響力上,則以「促成高齡領域共好社群發展」、「激發社會支持或行動參與高齡創新」、及「帶動高齡創新服務」等三項貢獻與價值,最受內外部關係人的肯定。

自2016年啟動以來,「共好計畫」串連民間力量,以行動實踐「活躍老化」的願景。十年間,透過「集點子大賽」累積超過11,000個高齡創意構想,並經由「共好行動徵選」催生逾1,200件行動提案,攜手地方團隊實踐近120種幸福老化的創新模式,為高齡社會注入源源不絕的能量。迎向下一個十年,信義公益基金會將持續培育高齡服務創新夥伴,促成跨世代連結,推動共好計畫成為實踐夢想的重要平台,陪伴台灣一同走向幸福高齡的未來。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郡都賣楠梓地重心轉往市心 農16買3店面花45億元蓋千戶造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