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景氣好壞可從建商廣告訴求看出端倪,當個案都在強調質感或塑造溫馨幸福感,通常市場買氣都不算太差,然而當廣告開始出現末代X字頭讓利,或訴求低總價買房,工程期零付款等行銷,代表市場買氣陷入僵局。高雄房屋市場調查協會理事長吳曜廷指出,依市調目前高雄個案來人組數出現大幅下滑,多數建案當周僅10餘組,部分甚至低於5組僅2-3組,當賞屋組數出現大幅下滑,代表成交比例也跟著下降,「過去新案開賣時通常會有段為期2個月銷售紅利期,如今僅剩2個禮拜,代銷當紅利期過後如何Call客賞屋,成共通問題。」

各個區段都已開始出現價格破壞者,但對於購屋族而言,如同落下去的刀子,購屋族不願承接,期待更多價格破壞優惠出現。葉家銘攝
各個區段都已開始出現價格破壞者,但對於購屋族而言,如同落下去的刀子,購屋族不願承接,期待更多價格破壞優惠出現。葉家銘攝

高雄包括寶佳集團在仁武打出2字頭破盤價,協勝發建設在楠梓當大家都在賣3字頭中末段,其建案出現3字頭出行情,永信集團則因屬成屋銷售,不少個案大打價格戰,該類價格破壞者的建案近期越來越多,該現象也造成,同重劃區有個案要賣單坪45萬元以上,也有建案31與32萬元就可成交,相同生活圈單坪價差達10餘萬元,購屋族觀望氛圍提升,期盼建商持續降價不願進場賞屋,如同落下去的刀子,購屋族不願承接,期待更多價格破壞優惠出現。

高雄各式各樣廣告促銷均已產生。翻攝案場臉書
高雄各式各樣廣告促銷均已產生。翻攝案場臉書

這波房市寒冬在高雄僅剩興富發推出預售案「中山鉑悦」大賣,該案地段精華且購屋總價含裝潢家電,均價落在52-53萬元,然而同樣都是送裝潢家電,許多跟風建商,即便促銷手法相近,但交易量始終拉不起來,主因是購屋客群出現差異,客源不同其行銷方式即便相近,結果可說天差地別。不願具名高雄上市櫃高階主管表示,建商不是不願意降價讓利,但深怕即便降價還是找不到客源,目前面臨問題是信用管制,購屋族即便要買房也可能貸不到款,當整體購屋信心面不足,促銷也不一定能帶動買氣。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5大行庫新增房貸創29個月新低年減56% 週轉金逆勢成長近2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