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預估 2024 至 2029 年 AI 加速器市場年複合成長率將達 45% 至 50%,並大幅上修資本支出擴充先進製程與封裝,設備與測試廠可望長線受惠。伺服器零組件如散熱、BBU、電源管理、PCB、CCL、機殼滑軌等,也因 AI 需求擴大而形成新一波成長契機。

野村投信估計,2026 年台股獲利可望成長 21.5%,其中電子類股成長幅度最高達 23.3%。若企業獲利持續上修,台股在 PEG 評價下仍具投資吸引力。

野村高科技基金與野村 e 科技基金經理人謝文雄表示,全球 AI 軍備競賽持續升溫,美國科技巨頭包括 Meta、Microsoft、Alphabet 與 Oracle 紛紛擴大資本支出,甚至發行長年期公司債籌資,以應付 AI 基礎建設需求。在市場擔憂「AI 泡沫」之際,野村投信強調,科技巨頭擁有穩健本業與強大自由現金流,不僅能支撐高額投資,也能在市場波動時成為緩衝,使目前的泡沫風險仍屬偏低。

謝文雄指出,第三季美股財報顯示科技巨頭的雲端業務高速成長,AI 已為企業帶來實質回報,顯示這波投資並非空轉,而正逐步轉化為營收動能。市場預估全球 AI 資本支出至 2026 年將達 4,800 億美元,主要落在資料中心、伺服器、網路設備與半導體製程四大領域。台灣在 AI 供應鏈中地位關鍵,從晶片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到散熱電源與終端應用皆具完整優勢,可望持續受惠。

記憶體產業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AI 推論需求飆升,帶動 HBM(高頻寬記憶體)供應短缺,缺口甚至擴散至企業級 SSD、QLC NAND 與 HDD,恐延續至 2026 年底。隨著 2026 進入「AI 推論元年」,記憶體存儲需求激增,使第三季記憶體報價全面上漲,反映供不應求的態勢,也意味記憶體產業正邁向 AI 超級循環,相關廠商營運強勁。

展望 2026 年,謝文雄認為,儘管聯準會降息力道不似市場預期、淡化寬鬆想像,但美國通膨持續下降、就業市場放緩,仍支持后續降息空間。而 Fed 也將美國經濟評估上修為「持續溫和擴張」,意味景氣軟著陸格局已確立,整體對風險資產仍屬有利。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加油族注意!下週汽、柴油價格因這原因不調整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