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產品多數由鴻海位於高雄和發的電池中心量產,其電芯從設計到生產皆在台灣完成,展現本土化自製能量。該中心今年正式進入量產,推出的 230Ah 電芯主攻電動車市場,具備約 3500 次充放電壽命,以每日充一次、續航 300 公里計算,可穩定使用約 8 年;另有專為儲能系統打造的 345Ah 電芯,透過材料配方優化將循環壽命提升至 1 萬次,若以每日一次循環估算,其使用年限更可突破 20 年,耐久度遠優於市場平均水準。
今年展出的第一代鈉離子電池也引起關注。這項技術不使用易被法規限制的添加物,讓產品更環保,也更容易取得國際認證。同時具備高可靠度,即使用戶每天進行100%深度充放電,仍可達約4000次循環。而在零下40度的極低溫環境下,單電芯依然保有約85%電量,低溫性能優於市售產品,使其能在寒帶地區維持穩定表現。
展區也展示以鋰金屬作為負極材料的新型鋰電池,能量密度可達420Wh/kg以上,遠高於現行車用電池約300Wh/kg的水準。這表示同重量的電池能儲存更多電量,不僅提升續航,也有助未來車輛導入雙向供電技術,擴大電動車應用場景。
鴻海自主開發的 ET35 車用電池包亦在現場亮相,已正式搭載於電動商用車上,是鴻海完整車用動力電池能力的重要代表,強調「跑得遠、跑得穩、跑得久」的性能訴求。
新一代車用半固態電芯與模組也同步展出,循環壽命達3000次,可支撐每日充放電、長達八年的耐用需求。在極限擠壓安全測試中,電芯承受超過30%形變仍未發生熱失控,是IEC標準15%形變要求的兩倍以上,顯示高安全性。
此外,鴻海首次公開無人機專用半固態電池,具備超過320Wh/kg的重量能量密度,可通過150度熱箱維持1小時的極端測試,遠高於安規要求。並能承受 -40℃ 至 85℃ 的冷熱衝擊,電壓維持率達92.1%,支援5C連續放電與15C脈衝放電,滿足無人機高倍率、低溫飛行的嚴苛需求。
在充電技術方面,鴻海今年推出5分鐘快充方案,透過高倍率負極材料與低黏度電解液,只需五分鐘即可補充70%電量,將充電時間縮短到如同「買杯咖啡的時間」。更積極的是 3 分鐘快充技術也正在開發,利用獨家電解液與階段式充電策略提升效率並保護電池壽命,目前已通過多項安全測試,正朝量產階段邁進。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