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式自然酒核心
Slow Wine 慢酒協會首度來台,由 EatAsia 饗亞美食主辦、義大利貿易署協辦,於11月7日、8日在淡水將捷金鬱金香酒店舉行。官方認證講師帶來義大利自然酒的完整框架,包括風土辨識、有機與永續農法、低干預釀造等核心精神。
Slow Wine 理事長 Giancarlo Gariglio 表示:「我們的選酒哲學是從酒莊整體考量,尊重土地、環境與當地風土特色,這是 Slow Wine 最重要的價值。」
50個名額在短時間內被酒界與餐飲業專業人士一搶而空。課後舉辦的走動式品酒會,由來自義大利的17家酒莊代表親自交流,討論葡萄園管理、氣候影響與酒款個性,現場像縮小版的義式酒莊,對話來回熱絡。
慢食晚宴 從「便當」吃見風土
活動的慢食精品晚宴以「便當」為靈感,從和式到台式的形式串起整場味覺旅程。料理採用海鮮、禽肉到蔬食的多層次組合,將火炙、蒸煮、油封等技法交錯運用,讓香氣與口感保持純粹卻富層次。
和式便當以細膩火候勾勒海味與蛋香的立體感;台式便當則以小點心與串烤展現更貼近土地的家常氣息,最後以油脂細膩的高級肉品收句,與自然酒的酸度、果香形成鮮明對比。整場晚宴透過熟悉的「便當」意象,讓義大利自然酒與台灣味覺找到彼此的節奏。
NFC 智慧品評卡品酒紀錄一觸完成
今年活動導入 NFC 智慧品評系統,每位賓客皆可持專屬品評卡輕觸手機,即可開啟線上品飲評分頁面。從香氣、酸度到餘韻都能即時記錄,不需紙筆即可保存完整的個人品飲軌跡。科技讓品酒記錄變得直覺,也更貼近現代人的體驗方式。
義大利自然酒讓慢變成一種日常
義大利葡萄酒文化超過兩千年,是當地最日常、最貼近生活的飲品。此次登台的17家酒莊,帶來各自風土語言,與 EatAsia 以便當文化延伸出的料理交織成一場跨文化味覺旅程。
EatAsia 所倡議的「From Life to Waste」飲食理念,強調善用食材生命、尊重自然循環,與 Slow Wine 的永續價值完美呼應。從課程到晚宴,活動讓台灣消費者以更直觀、也更溫柔的方式靠近「自然酒」背後的土地與時間。
微醺小百科
自然酒(Natural Wine)與一般葡萄酒(Wine)有何不同?
自然酒的核心差異在於「最低干預」。葡萄多半用有機或生物動力法種植,發酵靠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不加糖、不加酸、不加香料,也幾乎不加二氧化硫;很多還不過濾,所以酒體會自然帶點霧感。從葡萄園到酒窖,釀酒師盡量不改變葡萄原本的樣貌,讓風味直接反映風土。
因為沒被過度「修整」,自然酒的風味更原始、跳動,有時帶點「Funk」的野性感;相對地,一般葡萄酒則會用人工酵母、穩定劑或過濾程序來控制風味,喝起來更乾淨、穩定,也更耐放。
簡單說自然酒像現摘的葡萄,風味活潑不按牌理;一般葡萄酒像精心修整的葡萄園,風味一致、可預期。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