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萪前9月營收年增逾86%!與英特爾共建實驗室 看好ASIC散熱需求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散熱模組廠邁萪科技(6831)將於30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在全球生成式AI浪潮帶動伺服器升級需求下,公司營收與技術布局同步加速。今年前9月累計營收達27.63億元、年增86.86%,已超越去年全年,成為AI供應鏈散熱升級趨勢下的顯著受益者。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散熱模組廠邁萪科技(6831)將於30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在全球生成式AI浪潮帶動伺服器升級需求下,公司營收與技術布局同步加速。今年前9月累計營收達27.63億元、年增86.86%,已超越去年全年,成為AI供應鏈散熱升級趨勢下的顯著受益者。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市場謠傳,台積電前資深副總羅唯仁將赴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Intel)接掌研發重任,對此,英特爾回應,針對市場未證實消息,不予評論。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美中達成實質框架、美股續創高,加上外資回補助攻,台股27日強勢上攻一度突破28,000點。野村投信表示,資金明顯聚焦AI與半導體供應鏈,基本面與籌碼面仍具支撐,雖短線高檔震盪難免,但在流動性寬鬆與AI投資擴大背景下,台股仍將維持震盪偏多走勢。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東擎科技(7710)預計明天(28日)登錄興櫃,認購價格為每股180元。東擎研發新一代Intel、AMD、NVIDIA主板與系統,受惠明年ODM訂單放量,產業景氣復甦帶動需求向上,預估明年營收及獲利將較今年同期顯著提升。
【記者呂承哲/綜合報導】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Intel)開出2025年第三季財報,營收優於預期,甚至轉虧為盈,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執行長陳立武果然沒讓投資人失望,雖然第四季公司將重回虧損,但結構性改變正逐步發生。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資料,2025年第三季全球PC市場出現明顯復甦,出貨量年增8.1%,終結連續多季的疲弱表現。分析指出,此波成長主要受到「Windows 10支援終止」與「美國進口關稅政策」兩項關鍵因素帶動,企業與消費者在汰換時程及預備庫存上均提前動作。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全球PCB產業年度盛會「第26屆台灣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會(TPCA Show 2025)」今(22)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登場。今年以「Energy-Efficient AI:From Cloud to the Edge」為主題,展出內容橫跨PCB、SMT、綠色科技、電子構裝與熱管理等領域,規模再創新高。展區涵蓋一、四樓展廳,集結超過670家國際品牌、1,750個攤位,預期三天吸引逾7萬名全球專業買主,共同見證AI驅動下的電子產業新格局。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AI浪潮正驅動全球半導體產業邁入晶圓製造2.0(Foundry 2.0)新時代,晶圓代工、IDM與封測業者之間的高整合供應鏈逐漸成形。根據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報告指出,AI運算與旗艦智慧型手機的需求強勁成長,推動先進製程與封裝技術同步升級,帶動產業結構朝向更高獲利階段發展。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伺服器與儲存解決方案大廠美超微電腦(Supermicro)宣布推出全新「資料中心建構組件解決方案」(Data Center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DCBBS),正式進軍完整資料中心建置市場。此業務線以一站式整合模式,提供從伺服器、儲存、網路、液冷散熱到管理軟體的完整IT基礎設施,協助企業加速資料中心部署、縮短啟動上線時間(Time-to-Online, TTO),同時提升營運效率與穩定性。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全球邊緣 AI 解決方案領導品牌宜鼎集團(Innodisk Group)今(15)日宣布全新「Edge AI」策略與品牌定位,正式揭示其在 AI 時代的「Keystone 關鍵基石」角色,攜手 Intel、NVIDIA、高通技術公司、Axelera AI 等國際大廠,串聯 AI 架構與加速器技術,並透過軟硬體整合實力,將技術商品化、應用化,全面落地於全球終端場域。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工業記憶體模組廠宜鼎集團(5209)董事長簡川勝指出,隨著AI應用爆發式成長,原廠集中火力發展HBM與DDR5,造成DDR4與中階規格的生產線相繼關停;但大量工業與通訊應用仍停留在DDR4平台,轉換至DDR5需重新設計與驗證,短期難以落地,導致市場出現嚴重缺貨。他直言,DDR4價格「一路往上,現在看不到盡頭」。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鴻海科技集團(2317)旗下鴻騰精密科技 (FIT)於10月14日至16日OCP Global Summit 2025盛大舉行期間,展示 AI 資料中心高速數據連接、大功率電源與散熱解決方案的最新成果,隨著人工智慧與高效能運算的能耗快速攀升,資料中心對高速傳輸與高效散熱的需求已達臨界點。 FIT 在本次以動態與靜態雙重展示方式,完整呈現 224G 世代的技術突破,包含完整AI解決方案、CPC前瞻產品、 224G 高速互連與51.2T 交換機散熱技術。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輝達(NVIDIA)於2025開放運算計畫全球峰會(OCP Global Summit)展示百萬瓩級AI工廠藍圖,並宣布擴展 NVLink Fusion 生態系,協助全球企業將半客製化晶片(CPU、XPU 等)整合至 NVIDIA 資料中心平台,進一步強化AI伺服器的異質運算能力。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神達控股(3706)旗下神雲科技(MiTAC Computing Technology Corporation)將於10月13日至16日於美國聖荷西舉行的「2025 OCP Global Summit」登場,於C14展位展出以「From AI Server to Cluster – Open for Growth. Built to Cool.」為主題的AI叢集與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展示從單一伺服器擴展至整體叢集的開放式架構與液冷節能設計,全面強化效能與永續性。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英特爾(Intel)9日揭露新一代客戶端處理器 Intel Core Ultra 系列3(代號 Panther Lake)架構細節,該產品為英特爾首款採用 Intel 18A 製程技術的處理器,預計今年底開始出貨。這項先進製程完全於美國研發與製造,象徵美國在半導體製造領域的技術領導地位再下一城。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在地面道路,車子可能會發生擦撞的事故;可是在機場,有塔臺指揮,竟也發生了飛機碰撞的事故!美國2架達美航空(Delta)客機1日晚間,在紐約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 Airport)就發生了碰撞事故,造成至少1人受傷,以及1架飛機的機翼脫落,另1架飛機機鼻受損的離譜事件。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正所謂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昔日晶片霸主英特爾(Intel),據傳正與死對頭超微(AMD)洽談代工事宜,似乎放棄與台積電合作念頭。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 SiPh)正成為 AI 資料中心與高速傳輸的核心技術,能以光取代電訊號,大幅降低功耗並提升頻寬。但要邁向量產仍面臨功耗、散熱、檢測與供應鏈整合等挑戰。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師劉景民接受專訪指出,矽光子屬於光電整合技術, OBO、NPO、CPO 則是嵌入式光學互連架構,是落地應用的主要形式。隨著頻寬需求提升,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台積電等廠商正積極投入 COUPE 等新一代封裝技術,台灣供應鏈有望在平台轉換浪潮中扮演關鍵角色。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AI 世代正重寫資料中心架構,高速傳輸與低功耗成為突破算力瓶頸的關鍵。全球網通與 AI 晶片巨頭博通(Broadcom)與輝達(NVIDIA)在高速互連領域正面交鋒,而台積電憑藉製程與先進封裝優勢,扮演共同封裝光學(Co-Packaged Optics,CPO)量產與商業化的關鍵推手,台灣供應鏈也在這場矽光子浪潮中迎來發展契機。
【記者呂承哲/綜合報導】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在 BG2 Podcast 節目接受創投大師 Bill Gurley 與 Brad Gerstner 專訪,針對 AI 晶片競爭與產業格局發表看法。他直言,即使競爭對手推出價格低廉甚至免費的 ASIC(特殊應用晶片),資料中心客戶仍可能選擇 NVIDIA 平台,因為在運算效能與整體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TCO)上,NVIDIA 依然擁有無可取代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