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獻瑩說明,首先,羅唯仁的職位屬於副總級,能掌握大量先進製程的技術細節,一旦相關資料流出,不僅是公司內控問題,更可能造成台積電先進製程競爭優勢受到衝擊,更牽扯到國家競爭力,屬於國安層級問題。
其次,他認為,事件牽涉的對象為英特爾(Intel),雖然英特爾也和台積電有部份合作,但英特爾在發展晶圓代工業務後成為了台積電在晶圓代工上的競爭者,然而因為輝達近期投資英特爾50億美元,輝達成為英特爾的大股東,輝達跟台積電的客戶夥伴關係也成為這次台積電處理洩密案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最後,曾獻瑩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對英特爾的高度支持,將其視為推動美國在地半導體製造的關鍵力量,美國政府也對其投資20億美元。台積電絕大多數營收都來自美國IC設計公司,美方利益與台灣產業的密切綁定,使得本次洩密案所牽動的,不僅是公司治理問題,更涉及台美關係、產業戰略佈局與國際政治的可能風險。台積電若要採取法律行動,勢必面臨「是否會得罪美國、得罪川普」的多重壓力。
他補充,對比10多年前的梁孟松事件,當年台積電對洩密到韓國與中國的競爭者一事採取強力法律行動,把侵害智慧財產權視為事關產業命脈的戰略議題,而且過去台積電高階主管若轉往韓國、中國半導體體系任職,台積電都會出手維權,但羅唯仁事件的對象是美國企業英特爾,背後牽動美國政府及台美關係、半導體產業鏈夥伴關係與政治議題,情勢遠比以往複雜得多,「台積電處理這次的洩密案的處理恐怕會相當棘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急凍11℃ !「這天」短暫回暖 下週再被冷空氣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