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副院長肯定前進指揮所團隊與地方政府的努力,並感謝各協助廠商投入重建。她表示,每一片修復的屋頂,背後都有大家的辛勞與善心,「這不只是工程,更是對家園的守護。」
今年7月丹娜絲颱風為百年來首個自嘉義登陸的颱風,帶來17級強風,重創雲嘉南地區,造成大量民宅屋頂掀飛與破損。又逢7月底豪雨,許多民宅僅以帆布覆蓋,政府擔心漏水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在總統與院長指示下,行政院於7月30日迅速成立「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由政務委員陳金德擔任指揮官,結合中央15個機關與地方政府力量,組成21支技術支援團隊,全力推動民宅修繕、產業復原及公共設施修復工作。
陳政委指出,「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以最快速度、最有效方式,陪民眾把家修好。」前進指揮所首創「政府主動媒合廠商修繕民宅」機制,共有290家營造廠商投入支援。三個月運作期間,召開17次工作會議、辦理23場鄉鎮巡迴說明會,協調修繕作業並即時排除困難,讓家園復原順利推進。
「這次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大規模修繕,仰賴地方政府密切配合與眾多廠商的全力協助。」陳政委特別感謝臺南市政府及嘉義縣市、雲林縣政府第一線展現高度效率,迅速掌握災損、積極與中央協調,使慰助金與各項措施及時到位。他強調,290家廠商願意放下手邊工程,全力趕赴災區,這份善舉正是台灣最值得驕傲的力量。
為肯定營造團隊在災後復原中展現的高度社會責任,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特別於「採購評選委員會(評審小組)評分表」中增訂「參與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工作」項目,納入企業社會責任(CSR)評分指標,作為後續採購評選參考依據。此舉不僅肯定營造團隊的專業與公益精神,也象徵政府重視企業在公共危難時的社會責任,鼓勵產業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前進指揮所已於10月底完成階段性任務,後續將依《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計畫》持續推動相關工作,由中央各主責機關持續推動53項復原重建計畫。針對仍未修繕完成的個案,將啟動科技航拍判釋,由地方政府逐戶盤查、造冊追蹤,以確實照顧災民所需,協助災區全面復原、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