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推動「周休三日」,附議數突破門檻並已通過,相關機關須在12月7日前回應。不過,有網友起底,早在2023年就曾有人提案「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的國家」,當時同樣完成連署,但最後遭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否決。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當時提出三項主要理由。首先,週休三日影響層面廣泛,涉及民眾生活作息、工商運作、運輸調度、金融結匯、股市交易及學生受教權等,牽動全體社會運作。其次,全球尚未有國家在公私部門全面施行週休三日,僅有極少數國家試辦部分政府機關案例,可供評估的統計或實證資料不足。第三,政府機關須維持公共服務品質,在產業、教育等相關配套未臻完備前,不宜貿然全面實施。

勞動部當時也回應指出,週休三日涉及多項法規修改,並可能影響勞雇關係、國家整體經濟、交通、醫療、照護、治安、國防及民生運作,且學生受教權也必須一併考量,需在具備完整配套、取得高度社會共識後,才能進一步討論相關制度。

針對外界質疑「台灣工時過高」的說法,勞動部當時強調,外界引用與 OECD 先進國家比較的結果,並非與全球所有國家進行排名;此外,年工時統計涵蓋全時與部分工時就業者,台灣部分工時勞工占比遠低於日、德等國,自然使平均工時較高。若僅比較全時就業者,台灣每週經常性工時 41.6 小時。官方認為,需透過改善產業體質、強化法令遵循,才能真正降低工時負擔。

今年再度有民眾於平台提案「四日工作制,每週上四天班、放假三天」,並列出提升工作與生活平衡、吸引人才、環保節能及促進創新等優點。提案者也坦言,短期可能面臨中小企業反彈、產能下降或薪資減少等風險,但引用英國、日本、冰島等國試驗結果強調,長期而言產能不降反升,且有助提升勞工幸福感與身心健康。

該提案目前已獲超過5700人附議,10月7日正式通過附議門檻,相關機關須在12月7日前提出回應。勞動部長洪申翰日前表示,勞動部正蒐集不同勞工與企業類型意見,並對制度面進行更深入的評估與了解。

「週休三日」連署突破門檻,勞動部須在12月7日前正式回覆。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
「週休三日」連署突破門檻,勞動部須在12月7日前正式回覆。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3高中生姦殺退伍女軍人!北韓下令「立即處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