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說,冷空氣一來,血管會瞬間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心跳變快,心臟負擔變重。更關鍵的是,低溫造成的「內部變化」會在接下來幾天持續累積,包括血液變黏、凝血系統啟動、發炎指標緩慢升高,都會讓動脈斑塊變脆、容易破裂,最後在咳嗽、情緒波動或起床用力時誘發急性阻塞。
他指出,多國研究都證實,氣溫每下降1°C,心血管風險就線性上升;而冬季最致命的 STEMI 幾乎都和「急性血栓形成」相關。這也解釋了為何急診室常在冷後三四天突然湧入一波心肌梗塞患者,而不是氣溫最低的當天。
黃軒提醒,低溫不是立刻奪命,而是讓心臟「進入高危期」長達六天。民眾在降溫後幾天反而更容易鬆懈,以為自己已適應寒冷,卻是心肌梗塞最容易偷襲的時刻。他呼籲,近幾天務必注意保暖、避免劇烈起身、別過度勞累,一旦出現胸悶、喘不過氣、冒冷汗等症狀,務必立即就醫。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兩大披薩半價!4種起司火山熔岩、鮭魚牛肉海陸款 外盒能變骰子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