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霖表示,公司的通訊模組則在高毛利與穩定訂單的支撐下,每年貢獻約 15% 營收,但因高附加價值,對整體獲利影響顯著。公司多年布局的嵌入式平台、通訊介面與特殊環境應用技術,已逐步建立高壁壘客戶群。其產品線除一般商用需求外,也延伸至國防科研及專業級通訊設備領域,形成穩定且具高毛利的利基產品組合,進一步提升整體營收體質。

傑霖2025年前三季營收為3.27億元、年減16.5%,衰退主因美國關稅不確定性,使影像處理SoC客戶於2024年底提前拉貨,墊高比較基期。前三季毛利率降至37.8%,年減7.7個百分點,主要因新晶片量產前舊產品面臨降價壓力;稅後淨利為0.35億元、EPS 1.63元。

展望後市,傑霖預期,第四季與上季相當或略有成長,明年將以自主SoC與MAPP平台切入高毛利市場,帶動產品ASP與毛利結構改善,對營運維持審慎樂觀。

傑霖科技董事長梁春林。呂承哲攝
傑霖科技董事長梁春林。呂承哲攝

梁春林指出,傑霖自研影像 SoC 擁有高技術門檻,公司自主打造的 MAPP(Multi-core Array Parallel Processor)可程式平行處理平台,可提供最高 2TOPS 的 AI 運算能力,讓影像處理與 AI 邊緣運算整合於同一顆晶片中,不需倚賴「影像晶片+外掛 AI 晶片」的雙晶片組合,具備整合度高、功耗更低、成本更具競爭力等優勢。

該平台已能支援人臉辨識、目標追蹤、影像去雜訊、低功耗快速喚醒等即時應用,將成為 AI 相機、行車安全、戶外監控及智慧安防等新應用的重要關鍵。

梁春林表示,公司新世代影像 SoC 正朝 3,600 萬畫素與高效 AI 運算演進,不僅提升影像品質,更能因應 AI 安防高速成長需求。在應用市場方面,傑霖科技已從傳統消費性攝影產品,成功轉向多個具備「高成長+高利基」特性的應用,包括生態追蹤相機、運動攝影機、戶外安防攝影機、數位夜視儀、警用與行車記錄系統等。相關市場年複合成長率(CAGR)介於 5%~23%,其中 AI 相機未來十年 CAGR 更高達 22.81%,智慧居家安防 CAGR 達 20.7%,顯示 AI 正大幅推升影像裝置升級需求。

在生態追蹤(Trail Camera)領域,市場規模預計將自目前的 2.5 億美元,成長至 2033 年的 4 億美元;梁春林認為,這些「利基型影像產品」正在成為全球影像產業的新亮點,而傑霖在影像晶片與低功耗設計方面具備明顯優勢,正好卡位需求爆發的時間點。

梁春林在受訪時表示,目前影像 SoC 約占公司營收七成,包含 AI 安防攝影、道路監控影像辨識、車牌辨識等主流應用;其餘兩至三成則與國防科研相關,但因涉及機密雷達系統應用,細節不便透露。他同時提到,公司 AI 安防終端客戶多為外安防大廠,訂單能見度是消費型電子市場正常水位。

談及美中關稅政策,他指出近期兩國關係相對和緩,部分關稅亦有調降跡象。以攝影相關產品為例,雖美國本身無額外加徵懲罰性關稅,但仍需負擔基本進口稅率以及芬太尼關稅。不過,梁春林認為,與東南亞製造國家稅負落差不大,因此對中國製造的影響並未如外界預期嚴重。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上週暴跌千點後續震盪!法人:AI需求仍強 中長線逢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