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安表示,AI 晶片使用先進製程的比重快速拉升。2022 年 AI 晶片在 16 奈米以下的晶圓消耗量僅 2%,但以 32% 的 CAGR 成長,2026 年占比將達 10%。以 5/3 奈米來看,AI 在先進製程的用量占整體比重高達 30%。

以 3 奈米為例, 2025 年仍以手機與 PC 處理器為主,但 2026 年起 Google TPU、NVIDIA Rubin 等導入後,AI 占 3 奈米比重將從 9% 拉升至 30%,後續更可能提高至 50%。她預期 2 奈米在 2027~2028 年可能複製同樣模式,AI 將是推動先進製程擴張的最大驅動力。

談到全球先進製程版圖,TrendForce 預估 2030 年美國先進製程市占將升至 28%,主要來自台積電、三星與英特爾跨國建廠,其中,英特爾占 38%、三星 34%、台積電 16%、格羅方德 11%。

喬安指出,三星已因與特斯拉的先進製程合作案而重啟 3 奈米 GAA 與後續節點建置,並取得更多新客戶試產機會,逐漸擺脫依賴單一客戶的狀況。三星也在 2024 年把先進封裝(AVP)整併回內部,展現從前段到後段「全鏈式強化」的策略。

至於英特爾,隨台積電 CoWoS 先進封裝產能長期偏緊後,北美雲端客戶積極尋找第二供應商,而英特爾 EMIB(Embedded Multi-die Interconnect Bridge)因可支援更大光罩尺寸,重要性快速提升,成為替代選項。

喬安認為,先進封裝正成為下一個競技場。雖然各家尚未公布 2026 年資本支出細節,但預期台積電仍是最大投資主力,並持續把資源集中在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布局;聯電、世界先進則因應「Local for Local」需求在新加坡等地穩健擴產。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普發1萬|下週一開放ATM領現 跨行不收手續費 兩招解決領錢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