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近期常感覺沈重、焦慮、憂鬱或睡不好,高敏敏提醒,可能是腦內啡、多巴胺等「快樂荷爾蒙」分泌不足所致。常見症狀包括疼痛感放大、疲倦無力、情緒低落及睡眠品質變差。

她強調,當情緒相關的荷爾蒙失衡時,代謝也會一起「卡住」,因此改善飲食與生活習慣,能有效提升大腦快樂訊號。吃對食物有助提升腦內啡、多巴胺,高敏敏建議,可透過天然食物調節情。

辣椒素:刺激腦內啡釋放,提升愉悅感。富含鎂食物:如杏仁、腰果、香蕉、可可粉及深綠色蔬菜,有助放鬆神經。高含量色胺酸的食物:如牛奶、起司、雞胸肉、毛豆、豆腐,是血清素與腦內啡的前驅物。Omega-3脂肪酸:包含亞麻籽、核桃、奇亞籽、鮭魚等,有助穩定多巴胺生成。

生活調整也重要,深呼吸、運動、曬太陽都有效,除了飲食,行為改變也能幫助大腦恢復平衡。高敏敏建議可以深呼吸放慢呼吸節奏,減輕焦慮;規律運動能促進腦內啡分泌,使心情更穩;冥想有助降低壓力指數;每天曬10~15分鐘太陽,促進血清素生成;大笑與與寵物互動,均能刺激快樂荷爾蒙分泌,提升愉悅感。

高敏敏也提醒,壓力型肥胖的核心並非意志力不足,而是「大腦過度疲勞」。唯有先穩定情緒、改善作息、補充營養,快樂荷爾蒙恢復正常後,體態與心情才會逐步回到健康狀態。

營養師點壓力型肥胖狀況。高敏敏提供
營養師點壓力型肥胖狀況。高敏敏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啤雲豹開季收6連勝居聯盟第一 下週邀球迷在場看球邊大吃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