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當日更特別邀請台灣知名手碟演奏家、聲音療癒師 陳沛元 現場演出,以音樂呼應作品中的靜謐、遙想與流動感,讓觀眾在聲音與畫面之間,體驗藝術帶來的療癒共鳴。

漂泊與想望之間:尋找安放的方式

在科技突進、環境劇變、價值不斷重塑的時代,「棲居」的定義早已超越物理空間。《未來棲居》以「漂泊與想像之間」為題,邀集三位當代台灣藝術家——嚴靖傑、黃頤勝、徐主音,以繪畫、書寫與視覺裝置為媒介,探索人類在不確定未來中對「家」的再想像。

策展團隊指出,三位藝術家的作品皆以不同角度回應「未來」與「心靈安放」的主題:嚴靖傑以寓言式的敘事描繪漂泊世界的生命;黃頤勝以書寫形式建構個人內在的精神建築;徐主音則透過抽象色塊與結構筆觸,呈現城市中流動的記憶與孤獨感。

嚴靖傑的「白色星球探勘計畫」 以寓言描繪未來的家

其中,嚴靖傑的〈未來漂流〉系列最受矚目。作品以動物在陌生時空中漂泊的寓言場景,映照人類面對環境變遷、氣候災變與命運未知的焦慮與思索。代表作〈白色星球探勘計畫3〉在展前即被藏家收藏,顯見其作品中蘊含的哲學思辨與未來寓意。

另一件〈宇宙海洋觀測站〉則描繪三百年後的未來世界:地球多數區域已不再適居,人類遷往外太空,而地球生物為求生存而進化,與土地融合成能飛行的生命體,在汙染與海水上升中尋找新的棲地。藝術家以回到地球的人類與這些「新生物」的相遇為寓言,描繪出一幅既詩意又帶著警醒的未來風景。

值得一提的是,嚴靖傑近期在 台北藝術博覽會 的亮相引起廣大討論,也為《未來棲居》帶來高度話題與觀展人潮,吸引更多藏家與藝術愛好者進一步走進他筆下的未來世界。

藝術連結生活 以想像描繪「未來的棲居」

此次展覽不僅是藝術創作的呈現,更是一場跨界對話: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人類如何重新定義「居所」?未來的家是否仍是具體的建築,或是一種內在的安放?

玲廊滿藝表示,《未來棲居》希望藉由藝術的感性視角,引導觀者反思「家」的多重意義——它既可能是一處物理空間,也可能是一段情感記憶,甚至是一種尚未被建構的理想狀態。展覽將在藝術與書店空間之間,構築一個融合閱讀、聲音與創作的靜謐場域,讓每一位觀眾在觀展過程中,思考屬於自己的「心靈藍圖」。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書畫博客未來棲居——嚴靖傑、黃頤勝、徐主音三人聯展
座談時間|2025年11月7日
地點|DREAM PLAZA 6樓 博客來書店
特別演出|手碟演奏家 陳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