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指出,造成水腫的主因不是喝太多水,而是體內「鈉太多」。以常見湯品來看,一碗拉麵湯含鈉約2500~3500mg,幾乎是成人一天上限;火鍋湯底喝完一碗更等於攝取4~5公克鹽。當鈉濃度過高,腎臟會強迫留住水分來稀釋濃度,就會出現早上臉浮、腳踝腫或小腿襪痕深的情況。

想改善水腫,第一步就是補「鉀」。鉀就像鈉的「解藥」,能幫助腎臟把多餘的鈉排出去。營養師建議,可多吃香蕉、奇異果、酪梨等水果,或攝取南瓜、花椰菜、地瓜、馬鈴薯等高鉀食物。不過若是腎功能不佳,補鉀前要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第二個重點是補充B群與鎂。營養師說,長期吃重鹹、熬夜或壓力大時,腎上腺會變得疲累,影響代謝與水分調節。B群與鎂可以幫助身體提升能量代謝、改善水腫與倦怠,食物來源例如糙米、雞胸肉、豆製品、杏仁、南瓜子與深綠蔬菜等,都很容易取得。

最後,想消水腫一定要「喝對水」。許多人以為少喝水會減少水腫,這是錯誤迷思。若身體缺水,反而會更緊抓水分不放。營養師建議每日飲水量以「體重×30ml」為基準,若吃了重鹹食物,還要額外補300~500ml。搭配抬腿10分鐘、飯後散步與熱水泡腳,也能讓循環更好,腫脹自然減少。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經部攜手統一超商 建置全國首座「自動化門市取貨微型倉」示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