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近日連發多篇貼文,指出北極上空正在出現異常變化,包括在約 23 公里高空,冷暖兩團空氣正在對峙,本應形成極渦的位置卻提前出現暖空氣,這正是「極區平流層暖變」的典型現象。他表示,這麼早發生的情況相對罕見,令他想起 2016 年寒潮前,也曾觀測到偏早出現的暖變。
鄭明典提到,北極平流層氣溫在過去兩周內快速上升近 20°C,屬小規模暖變。依照過去紀錄,暖變過早通常代表極渦偏弱,冷空氣更容易外流;韓國、日本多半因此出現偏冷冬季,但與台灣冬季氣溫的相關性並不高,台灣偶爾會被掃到邊。
他回顧 2016 年的特殊寒潮,指出當年的確是由平流層暖變向下影響,引發強烈負北極振盪,加上冷空氣外流方向剛好指向亞洲,才形成極端低溫。不過他也強調,2016 的低溫在百年紀錄中並非最極端,而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要再度複製當年的條件「機率很低」。
鄭明典提醒,目前北極區明顯偏暖,極渦因而較弱,冷空氣外流的可能性提高;若冷暖空氣在中緯度地區交會,不排除會出現較明顯的冬季風暴發展。台灣雖不在主要影響範圍,但仍不能排除被邊緣掃到的可能。他表示,既然社群上出現誤解,「那就多解釋囉」,呼籲持續觀察平流層暖變的後續影響。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香港大火死傷不斷升高!杜汶澤狂唸《心經》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