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北海道噴火灣11月中旬迎來本季首批干貝,初次競標價格比去年同期高出8成。雖然水溫升高、干貝數量減少是因素之一,北海學園大學的教授濱田武士認為,「這也反映出對中國市場的期待」。不過,這次再次禁止進口,讓業者一開始就被潑了冷水。

今年5月底,日中就重啟水產品貿易所需的必要條件達成共識,會在放射性物質檢驗等科學程序後恢復出口。然而,青森縣一家加工公司感嘆,「那些檢查究竟算什麼,水產品完全被當成外交籌碼運用」,對於出口中國的不信任感升高。

在北海道東部的干貝產地,業者已經引進自動剝殼機,降低對中國加工地的依賴。

中國要求日本在出口水產品時,必須完成養殖與加工包裝相關設施的註冊。目前日本有697家設施提出申請,但獲准出口中國的僅有3家。因此,即使停止出口至中國,預料也不會像2023年禁止出口時出現干貝滯銷、價格暴跌的情況,影響有限。

濱田指出,從糧食安全保障的面向來看,日本必須思考如何把水產品培育為日本國民消費的內需產業。

日本富士新聞網(FNN)報導,北海道別海町的一家扇貝加工業者代表董事伊勢健表示,「正要朝著恢復出口邁進,卻發生這樣的事情,實在非常遺憾。(對中國出口)申請早就已經送出,還在等待審查通過」。

但他也說,雖然感到遺憾,不過在中國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的這2年間,公司已經建立其他通路,「像是美國、歐盟等,在全球各地以及國內的銷售管道,其實都已經穩定建立起來了」。

高市早苗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答詢時提到「若中國以武力封鎖台灣,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引發中國一步步施壓。

對此,日本網友雖然也有「下一步就是稀土了」、「看來只要不撤回發言,制裁就會一直加碼」的憂心,但仍有許多網友支持表示,「高市政權要挺住」、「中國是在試探首相的態度吧,絕對不能撤回」、「面對不講理的手段,重要的就是堅強應對」。

自民黨前眾議員杉田水脈19日在X發文表示,「希望不要屈服於來自中國的壓力,一直保持堅強的態度」。「為此,國民必須支持高市政權,正在戰鬥的不只是高市首相一個人。不要被親中報導欺騙,讓我們繼續支持她」。

前眾議員山尾志櫻里發文說,中國政府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反而會加速全世界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主張高市沒有必要撤回「台灣有事」答詢。

她表示,「威脅無效之後,這次換成經濟施壓。如今的中國,再次被全世界確認是貿易上無法信賴的高風險國家。這會成為各國加速脫離對中國依賴的催化劑」。(中央社)

火線話題 | 中日衝突越演越烈

這篇報導屬於「 中日衝突越演越烈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1. 台日關係以前也沒這麼好 他曝關鍵轉折點「震驚日本人」
  2. 她讚高市早苗1特質「連安倍晉三都做不到」 對台灣非常重要
  3. 德不孤必有鄰!日美女議員回敬賴清德 暖曬「滷肉飯芒果餐」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誇張影片!隻身劫獄救男友 「癡情大奶妹」本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