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新聞網站報導,根據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 的一項新研究,70歲及以上經常聽音樂的成年人,患上失智症(一種導致記憶、思維和其他心智能力下降的認知障礙群)的風險降低了39%,並表現出更好的記憶能力。演奏樂器的人風險則降低了35%。這項研究於上個月發表在《國際老年精神病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上。
由蒙納許大學榮譽學生賈法(Emma Jaffa) 和萊恩教授(Joanne Ryan) 領導的研究發現,同時進行聽音樂和演奏樂器這兩種活動,對於對抗認知衰退能提供更強大的保護作用。
萊恩(Ryan) 表示,「目前失智症尚無治癒方法,因此確定有助於預防或延緩疾病發作的策略至關重要」,「證據表明,大腦老化不僅基於年齡和基因,還可能受到個人的環境和生活方式選擇的影響。」
作為一項長期澳洲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員追蹤了10,800多名7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多年,並詢問他們聽音樂和演奏樂器的頻率。研究發現,經常同時從事聽音樂和演奏樂器活動的人,患上比失智症輕微的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也降低了22%,並且與整體認知和情節記憶(幫助人們回憶日常事件)的較高得分相關。
音樂的總體益處在教育程度較高的老年人中最為顯著,而且發現人們對創造性、社交性和刺激心智的愛好(如音樂、閱讀和藝術)可能有助於老年人保持大腦健康的研究證據,美國和日本2022年的一項統合分析也報告了演奏樂器的老年人有類似的益處。
然而,哥本哈根大學衰老學副教授謝貝耶-克努森(Morten Scheibye-Knudsen) 博士警告說,雖然鼓勵心智刺激,但相關科學尚未完全定論。「一般來說,建議訓練大腦,但數據其實並不那麼清楚」。
他最近告訴BBC Science Focus,並指出關於音樂、拼圖或學習新技能等活動的研究結果好壞參半。儘管如此,他仍指出:「演奏樂器還有額外的好處……包括增加社交互動,這已被證明對我們變老時非常重要。」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