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驊今日早盤股價一度衝上6,600元關卡,朝著11月18日創下的盤中歷史高點6,690元前進,一度受到台股盤中震盪影響,終場仍收漲330元或5.43%、報在6,405元。

信驊第三季稅後淨利達 12.14 億元、季增 93%、年增 66%,淨利率高達 52.11%。公司指出,上季匯兌由虧轉盈是重要助力,推升單季 EPS 來到 32.12 元,較第二季的 16.65 元幾乎翻倍。第三季營業利益達 12.31 億元、年增近三成,營益率達 52.85%,持續展現信驊在雲端與企業級 SoC 市場的高度競爭力。

截至今年 10 月,信驊累計營收達 737.2 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46.23%。公司指出,上半年中國伺服器客戶提前拉貨、下半年則由 AI 伺服器需求接棒,使今年呈現逐季走高的態勢。

信驊也上調全球 BMC 市場預估,預期 2030 年全球 BMC 出貨量將達 4,650 萬顆,AI 伺服器使用 BMC 的比重將從 2024 年的 12% 一路攀升至 53.2%。

信驊解釋,一般伺服器的 BMC 年複合成長率約 5% 至 6%,但 AI 伺服器具備更高安全與管理需求,驅動 BMC 出貨將在 2027 年至 2030 年維持 30% 至 40% 的高速成長。市場普遍認為,生成式 AI 布建周期將使 BMC 進入多年的結構性成長循環。

產品布局方面,信驊目前提供 BMC、BIC、PFR、安全晶片、I/O 擴充與智慧影音 SoC 等完整產品線,其中最新一代 AST2700 與 AST2750 已進入量產或客戶設計導入階段,預計將成為未來兩年主要營收動能。在 Smart AV 業務方面,公司持續推動 Cupola360 360 度影像 SoC 與 AVoIP 解決方案進軍會議系統、監控與空間運算市場,打造 Cupola360 成為「AI 的眼睛」。

展望後市,董事長林鴻明表示,今年第四季將優於第三季,11、12 月出貨持續增加,季節狀況比原先預期更好,全年營運呈現逐季成長。他強調,目前公司沒有庫存壓力,唯一需留意的是供應鏈端 BT 載板T-Glass產能,仍可能是影響出貨的變數。

林鴻明指出,明年第一季將優於今年第四季,且訂單能見度已涵蓋至明年第二季,甚至部分下半年訂單也已確認。他預期,2026 年無論一般伺服器或 AI 伺服器皆將呈現雙位數成長,尤其 AI 晶片與雲端服務供應商(CSP)自研 ASIC 的量產高峰,將在明年下半年明顯放大需求。

至於市場高度關注的新款 AST2700 進度,林鴻明表示,樣品已全面出貨,量產版本將於明年第一季正式推出,為信驊在高階 BMC 市場增添更多攻勢,估該產品將在明年貢獻 10 ~ 15% 營收比重。面對外界討論 AI 是否存在泡沫風險,他則明確表示並不擔憂,AI 應用非常穩固,連工程師都大量採用 AI,需求不是短期現象。

林鴻明說明,信驊明年第一季營收目標落在 26 億至 27 億元,毛利率預計維持 66.5% 至 67.5% 高檔水準,顯示公司對雲端與 AI 伺服器市場需求仍具高度信心。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上週暴跌千點後續震盪!法人:AI需求仍強 中長線逢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