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1990年代從記憶體成功轉型至微處理器後,迅速成為PC處理器市場的主導者,但過去十多年,錯失智慧型手機晶片和AI浪潮等轉型契機。與此同時,先進製程推進受阻,導致在CPU市場被AMD拉近差距,GPU領域更是被輝達大幅超越。季辛格的回歸雖被寄予厚望,但英特爾長期積累的問題並非一朝一夕能解決,許多關鍵決策也不是在他任內做出的,甚至是不儘早採用EUV設備生產晶片等決策,英特爾霸主地位殞落這個鍋,不該由季辛格背負。

不過,季辛格對英特爾晶片製造能力的錯估,以及組織臃腫問題,確實需要大規模調整。所幸,英特爾今年推出Lunar Lake處理器並交由台積電代工,並調整IFS策略,將資源集中於Intel 18A製程,試圖重振雄風,如同季辛格所表示,這是英特爾40年來最重大的轉型,能否成功度過陣痛期,將是未來產業的重要觀察點。

火線話題 | 壹短蘋

這篇報導屬於「 壹短蘋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1. 壹短蘋|嘴上反對、私下排隊?「戰狼小姐姐」勿重演2024分裂悲劇
  2. 壹短蘋|大苑子「石虎柳丁」翻車!掀多起黑歷史 傷害農民、消費者
  3. 壹短蘋|黃國昌、鄭麗文各懷鬼胎 兩大政治變色龍誰翻臉都不奇怪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碩正科技今登興櫃每股120元 自主開發躋身先進封裝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