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涵表示,貝殼放大自成立以來即以全包式集資顧問服務著稱,從專案評估、策略制定、影像製作、行銷、公關到物流客服一應俱全,協助許多專案打進國內外市場。隨著規模擴張,公司逐步打造全方位的「集資生態圈」,推出「WaBay 挖貝群眾集資平台」,並成立位於大稻埕的實體展售空間「貝殼好室」,讓集資產品走入日常生活。他強調,群眾集資已不僅是籌措資金的工具,更是一種能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社會參與的力量。
2025 年,貝殼放大提出「井與水模式」,將企業 ESG 或公益預算從一次性捐贈轉化為長期、可循環的支持系統。企業和基金會成為「出資者」開啟第一口井,貝殼放大負責設計策略、擴大影響,群眾透過定期定額成為「儲水者」,而公益團體則能長期「取水」,擺脫每年為募款奔走的壓力。
這套模式推出後,短短一年已協助超過 30 家公益與文化團隊建立自己的長期支持管道。為推動規模化,貝殼放大今天正式宣布啟動「臺灣百井公益文化加速器」,盼在 2026 年底前完成百個具永續性、可運作的公益文化資源井,串聯企業、基金會與在地行動者,形成可持續的公益文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