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議會業務質詢,市議員張芬郁、謝家宜、陳雅惠、陳淑華、陳俞融、蕭隆澤聯合質詢,關切台中垃圾廚餘和飛灰去化政策。
張芬郁表示,台中每日約產生300公噸熟廚餘及100公噸生廚餘,外埔生質能源廠第二期工程停滯不前,文山焚化爐改建延宕,導致廚餘與垃圾去化不及,霧峰掩埋場先前被規劃挖坑掩埋台中市130萬人的廚餘,雖然政策改變,環保局也宣稱已覆土,但仍傳出滲水與氣味問題,擔心影響霧峰水源。
張芬郁痛批環保局沒有廚餘去化政策,宣稱透過堆肥擴大產能減少廚餘,但台中四大堆肥場的年產量卻逐年下滑,111年1749公噸、112年1427公噸、到113年僅剩1382公噸,明顯與事實不符,與其他縣市相比,台中在廚餘利用上嚴重落後。
張芬郁提出廚餘去化五大方法,要求環保局長擬出優先順序,包括加速完成生質能源廠發電、養黑水虻、做堆肥、興建蒸煮中心當飼料及擬定自治條例要求新建案增設廚餘設備及補助市民購買廚餘機。
此外,張芬郁也表示,霧峰還出現飛灰坑,台中三座焚化爐每年產生約2萬8000公噸飛灰,堆置霧峰、后里及清水等掩埋場,飛灰含有重金屬及有害物質,一旦滲漏恐污染地下水源。霧峰地區如今被迫承受廚餘與飛灰堆置,形如次等公民,市府應正視地方民眾的疑慮,儘速提出去化計畫。
謝家宜議員表示,到現在環保局長沒有道歉,面對議員質詢回答荒腔走板,大家都在擔心環保局的草率掩埋會造成土地及水源的污染,只有環保局長還在問A答B、混淆視聽,明明是廚餘掩埋,還謊稱是廚餘堆肥,未使用防水布、未確實覆土,還發生廚餘水疑似外溢的情形,環保局長嚴重失職,應該下台。
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針對廚餘去化問題,會優先補助學校購買廚餘機,降低熟廚餘總量;另飛灰每公噸委外清運處理費用從2018年的6000元暴漲至近5萬元,目前堆置在霧峰等掩埋場,將再覆蓋一層防水布,降低袋子破損、滲漏及避免雨水滲入。
環保局進一步表示,市府已盤點轄內廚餘產生量較高地點,包括學校與大型社區等活動人口密集區,初步估計約有600處具設置廚餘處理設備的潛力;廚餘量會隨活動人口變化而增減,後續補助將以人數規模較大、廚餘產量較多之學校及社區大樓為優先對象,並以能有效處理現場廚餘、減少清運成本的廚餘處理機為主要補助項目。
環保局說,每台設備預估費用約25萬元,市府預計向中央爭取約1.5億元經費,並將配合中央「廚餘去化與資源化政策」共同推動,期望加速廚餘減量與循環再利用,打造永續城市。
 
                                                        
                                                    火線話題 | 非洲豬瘟防疫破功
這篇報導屬於「 非洲豬瘟防疫破功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