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憨兒基金會表示,推動多年的「社區作業設施」服務,是一種介於庇護工場與日托機構的服務模式,讓能力不足以進入庇護工場,又不想被安置在照顧機構內的憨兒們,有更好的選擇。社區作業設施的作業內容有烘焙、門市餐飲、園藝、黏貼包裝、禮盒組裝…等,作業同時也規劃體適能、社區適應、休閒活動等課程,培養生活自理、社會適應及自我倡議等能力。其中,作業活動是作業設施服務規劃中重要的一環,也是讓憨兒們充滿活力和成就的事情之一。在支持其作業的過程中,設法簡化各項作業流程,甚至設計專屬輔助工具,協助憨兒們找到可勝任工作,創造出更多成就感。
負責茶禮盒組裝出貨的喜憨兒社區作業設施鳳山站,在進行外箱封箱時,是憨兒們最害怕的步驟。在視覺、動作協調與精細操作都有所限制下,常常無法辨識黏貼位置而容易封歪掉,導致在操作過程中感到挫折,因此有了設計封箱輔具的想法。
鳳山站副組長紀慧玲表示,從一開始的發想設計,到做出實際作品的過程中,不斷地嘗試與調整,終於解決了憨兒們封箱的困擾;並在主任的鼓勵下,報名了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舉辦的「身心障礙與高齡者輔具產品通用設計競賽」,幸運的從132件作品中獲得「金獎」殊榮。獲獎除了興奮開心,更重要的是這個輔具背後的價值是被看見的。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萬華「雙和市場」民宅晚間火警 烈焰沖天畫面曝!60歲男燒燙傷被救出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