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進黨立委李昆澤主張,應將揭露門檻與最低工資進行連動,勞動部長洪申翰當場坦言,現行4萬元門檻確實有拉高必要,目前正研擬修法草案,將徵詢各界意見後,送立法院審議。
根據比薪水調查,Z世代對薪資議題態度更開放,49%支持薪資透明化;年輕勞工透過匿名薪資分享平台,主動揭露公司的真實核薪結構,形成一股巨大的市場壓力。
比薪水執行長陳致宏指出,面議本應用於高階或難以量化能力的職位,然而台灣資方長期佔據優勢,導致面議遭到濫用。政府聚焦於提高招募端的揭露門檻,只是「治標」。真正的薪資透明,應該從公司內部開始「治本」。
陳致宏表示:「徵才廣告上的數字只是冰山一角,員工進去之後的薪資結構才是關鍵。」主計總處公開資訊較少年齡、職等的交叉分析,相對難回答同一家公司裡,不同部門主管、三年與十年經驗的員工,薪資落差到底有多大;要得到答案,必須仰賴員工在匿名平台的自主分享。
當企業被發現低於行情、薪資不公,員工將會「用腳投票」。比薪水轉述專家預期,未來薪資不透明的企業將更難留住人才,集結勞工力量揭露薪資,才能推動整體薪資向上,改善不健康的台灣職場。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免罰5萬元!台鐵3站「鐵軌區放天燈」最快本週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