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統計,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長年名列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每年造成超過6000人死亡。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指出,肺阻塞是全球第四大死因,隨著人口老化與空氣汙染加劇,病人常同時面臨心血管、代謝等多重健康威脅,因此「預防惡化」與「共病管理」成為治療新焦點。

胸重學會依據全球阻塞性肺病倡議組織(GOLD 2025)最新指引,針對國內千名肺阻塞患者進行臨床普查,結果發現有9成患者至少符合一項風險指標,其中6成以上有心血管共病。理事長陳育民指出,這些病人若出現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難,更應提高警覺、定期就醫,及早治療可有效降低死亡風險。

學會專科醫師蘇剛正表示,曾有肺阻塞急性惡化病史的病人,未來一年內發生中重度惡化的機率高出3倍,心血管事件風險更暴增4.6倍。他舉例,一名67歲男性公務員因肺阻塞惡化住院,出院不到一週竟在路邊心悸昏倒,送醫才發現罹患心臟衰竭。蘇剛正強調:「肺阻塞病人若輕忽治療,不只會喘,更可能猝死。」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指出,「五大抗惡化行動」中以戒菸最重要。戒菸可明顯改善呼吸功能、減少發炎,並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目前全台99.5%的鄉鎮市區都有戒菸門診,去年已有43萬人次接受服務。民眾可使用「PUMA自我評估問卷」早期發現肺阻塞,也可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或加入LINE帳號(@tsh0800636363)獲得協助。

健保署署長陳亮妤則表示,健保署推動的「肺阻塞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已讓全台211家醫療院所參與,病人急診與住院率皆明顯下降。她呼籲:「遠離肺阻塞,從戒菸開始,守住健康的第一口氣!」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餐酒館引進「台積電供應鏈國料理」 免飛歐洲240元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