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周五早上醒來,迎接的是一份以加薩停火模式為藍本、極具爭議的美國提案──要求烏克蘭割地、將軍隊規模砍半,並在100天內舉行選舉。

一名屬於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政黨的高層議員向法新社表示,反映出基輔當下的震撼情緒,「被震到爆已經成了我們的日常」。

美國總統川普支持這份草案,其中包括要求烏克蘭承諾永不加入北約。

多名知情人士透露,華府施壓程度遠高於以往,要求烏克蘭接受美國斡旋的和平框架,甚至威脅停止提供情報與武器。一名消息人士(不願具名)表示,美國希望烏克蘭最遲在下週四前簽署協議框架。

烏克蘭議員 Yaroslav Yurchyshyn 告訴《Kyiv Independent》,白宮想要的是「以較弱一方為代價換來快速和平」。

儘管壓力巨大,基輔方面周五明確表示,不會接受任何傷害烏克蘭主權的方案。

烏克蘭安全會議秘書、首席談判代表 Rustem Umerov 在社群媒體寫道,「任何違背我們主權、人民安全或紅線的決定都不可能被接受──現在或以後都是如此。」

一名歐洲政府官員向美聯社表示,提案內容「相當令人擔憂」,而且美國並未與歐盟盟友協商。一份糟糕的協議不僅傷害烏克蘭,也將危及歐洲整體安全。

草案被批「向克里姆林宮靠攏」

這份草案似乎全面呼應俄羅斯的要求。內容包括:

-俄軍可保留現有占領區,甚至再取得更多烏克蘭控制的土地。

-西方解除對俄制裁。

-俄羅斯重新加入G8。

-要求烏克蘭在100天內舉行大選──這也是莫斯科長期施壓的主張。

澤連斯基僅表示將在「未來幾天」與川普討論計畫,但並未表態是否接受。他強調烏克蘭需要的是「有尊嚴的和平」。

歐盟表示尚未正式收到美國方案,但將在南非G20峰會期間討論。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稱此為「決定性時刻」。

雖然美國與俄羅斯密談達成和平計畫的消息外流,但白宮否認與莫斯科共同起草。

白宮表示,特使威特考夫(Steve Witkoff)與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正「低調」與雙方溝通,並稱「總統支持這個計畫,它對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很好」。

草案內容:承認俄羅斯佔領區、削減烏軍、永不入北約

草案要求美國承認:

-頓內茨克(Donetsk)與盧甘斯克(Lugansk)為「俄羅斯事實控制」領土。

-克里米亞為俄羅斯。

烏軍需撤出其仍控制的頓內茨克地區;此外:

-烏克蘭需放棄整個工業核心地帶──頓巴斯區域

-前線在赫爾松(Kherson)與札波羅熱(Zaporizhzhia)「凍結」

-俄方需撤出在哈爾科夫與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少量佔領地

軍事方面,烏克蘭需:

-將軍力從90萬縮減至60萬。

-憲法明訂永不加入北約。

-不得擁有可打到莫斯科或聖彼得堡的長程飛彈。

但可在波蘭部署歐洲戰機。

經濟方面:

-俄羅斯被解除制裁並重回全球市場。

-凍結的俄國資產中1000億美元將用於美國主導的烏克蘭重建。

-歐洲另提供1000億美元。

-美國可獲得重建項目50%利潤。

-美俄建立稀土合作,開發北極礦產。

消息人士形容此方案「非常有利普丁」。

烏克蘭困境加劇:能源危機、逃兵潮、戰線推進

近期狀況惡化,使烏克蘭談判位置更弱:

-俄軍持續轟炸能源與交通設施,恐使冬季全國陷入嚴寒與停電。

-俄軍在東部與南部戰線取得進展。

-徵兵危機:五分之四的新兵逃離訓練中心,10月就有2.1萬人逃兵。

-能源部與司法部因貪腐醜聞遭國會罷免,分散戰時焦點。

俄國同時持續對烏平民發動攻擊,札波羅熱與捷爾諾波爾空襲造成至少31人死亡。

歐洲堅定反對「逼烏投降式和平」

法國外長 Jean-Noel Barrot 明確表示:「烏克蘭人要的是正義的和平,而不是投降。」

歐盟外交官卡拉斯(Kaja Kallas)也說: 「要讓任何和平計畫奏效,必須得到烏克蘭與歐洲的參與。」

歐洲領袖(梅爾茲、馬克宏、英國首相施凱爾)重申對基輔的「堅定支持」。

三國領袖告訴澤倫斯基:接觸線(前線現狀)必須成為協議起點、烏軍必須保有足以捍衛主權的能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分析|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 中國暴跳如雷真實原因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