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報導,根據今天發表的研究顯示,全球化石燃料排放量預計將在2025年達到歷史新高。研究同時警告,如今幾乎已「不可能」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


這份年度「全球碳預算報告」(Global Carbon Budget)分析人類因燃燒碳氫化合物、製造水泥以及土地利用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並將這些數據與2015年「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設定的升溫門檻相對照。


由國際科學家團隊進行的研究發現,2025年化石燃料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去年高出1.1%,全球再生能源的快速推廣仍不足以彌補不斷成長的能源需求。


隨著石油、天然氣和煤炭排放量皆預計上升,總體排放量將達到創紀錄的381億噸二氧化碳。


這項研究發表之際,全球各國正於巴西亞馬遜地區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報告計算出,若要將升溫限制在比工業化前高攝氏1.5度以內,剩餘的碳排放額度僅約為1700億噸二氧化碳。


研究主持人、英國艾克斯特大學(Exeter University)的弗里德林斯坦(Pierre Friedlingstei)說:「這相當於以目前排放速度計算,僅剩4年就會耗盡攝氏1.5度的碳預算,因此,基本上已經不可能了。」


未能有效減少導致地球升溫的排放,正為在亞馬遜雨林城市貝倫(Belem)舉行的COP30蒙上陰影;本次會議美國缺席——而美國是全球第二大排放國。


儘管2025年極可能成為史上最炎熱的年份之一,各國的未來氣候計畫仍遠未達標。


挪威國際氣侯與環境研究中心(CICERO)的皮特斯(Glen Peters)對法新社表示:「整體而言,全球並未履行承諾。」

 

德國蓋爾森基興石化工廠。美聯社
德國蓋爾森基興石化工廠。美聯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係金ㄟ!這種鱷魚會爬樹 盤踞枝頭「從天而降」伏擊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