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IM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郭明玉表示,美股AI股近期回檔同步影響台股科技權值,但從基本面觀察,全球AI投資並未過熱,企業獲利動能持續向上,市場對今年AI估值偏高的雜音並未改變產業長期成長趨勢。他指出,AI伺服器、大型語言模型、企業導入自動化需求仍在快速擴張,企業獲利尚未出現反轉下滑,且2026年美股企業獲利成長將從大型科技股擴散至其他產業,是市場的重要訊號。
郭明玉指出,在AI資本支出持續擴大下,台灣AI供應鏈獲利也同步上調。包括台灣10月出口額達618億美元、年增高達49.7%,創下單月歷史新高;台股企業獲利預估也持續上調,2026年獲利成長從原先預估的11%大幅上修至20%,顯示市場對中長期展望更趨樂觀。
從產業面觀察,台灣半導體動能持續升溫。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2025年第三季台灣整體IC產業(含IC設計、製造、封測)產值達1.67兆元,年增20.6%,在AI伺服器、高頻寬記憶體(HBM)與車用電子需求帶動下明顯回升,今年全年IC產值可望再創新高。
短線上,台股AI族群仍可能受美股影響,加上融資餘額突破3,100億元,使市場取得動能的難度提高。郭明玉提醒,週五台股失守月線並收長黑K,短線震盪機率升高,資金可能轉往非AI類股及中小型題材輪動,待技術指標整理後,再度挑戰前高的機會仍存在。
保德信市值動能50ETF(009803)經理人楊立楷則指出,台股中長期獲利展望穩健,AI投資熱潮持續推動全球生產力升級,並帶動台灣供應鏈獲利向上修正。他認為,在大型CSP(雲端服務商)持續上修資本支出、AI伺服器與高速連結需求強勁下,台股企業盈利持續改善,短期回檔屬技術性整理,空間有限。
楊立楷建議,投資人應把握指數拉回時的加碼機會,優先布局具競爭優勢的產業與AI科技族群,並可採取定期定額搭配逢低加碼策略,把握台股在AI需求帶動下的中長期上行趨勢。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