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瓊、S&P500、那斯達克及日經225指數皆創近期新高,台灣加權指數更於10月29日刷新歷史紀錄,展現資金對AI產業長線前景的高度信心。根據彭博與理柏資訊統計,十月以來台灣金管會核備的963檔境外基金平均上漲2.06%,其中625檔股票型基金漲幅達2.51%,債券型基金亦上漲1.07%,顯示股債同步回溫。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雖投資人普遍認為聯準會將啟動降息循環,但科技股評價面已偏高,投資人對未來獲利的預期更進一步墊高市場風險。不確定性升溫下,建議採取分散配置策略,核心首選美國平衡型與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掌握美國經濟軟著陸與資金寬鬆行情。若美股震盪,則可利用回檔布局科技及創新科技基金,參與AI長線榮景。
區域市場方面,AI概念股持續發威,推動台股十月平均上漲10.76%,居全球之冠。印度股市受美印貿易關係改善帶動,印度基金上漲4.67%;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延續安倍經濟學政策,推升日本基金原幣報酬3.74%,但受日圓貶值影響,台幣報酬縮至1.65%。富蘭克林坦伯頓日本基金經理人邱正松指出,日本企業改革與經濟擺脫通縮的結構性轉折,將提升股東報酬率並帶來獨特投資契機。
產業型基金方面,生技股以10.56%漲幅領先,反映新藥臨床進展與併購利多;科技股則受AI題材推升,上漲6.44%。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馬修‧席歐帕指出,AI推動下2025年科技股獲利成長率可達S&P500的兩倍,且趨勢延續至2026年。儘管估值偏高,但在減稅、研發投資與製造業回流政策支撐下,科技股成長潛力仍具吸引力。
債券與平衡型基金表現穩健。環球和平衡型基金十月平均報酬約2%,優於多數債券型基金。新興市場高殖利率吸引資金流入,新興債券基金平均上漲約2.6%。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陶德‧布萊頓表示,聯準會重啟降息後,資金將在股、債、市場間擴散,建議維持靈活調整與收益成長兼顧的投資組合,並關注科技、工業、醫療及消費產業中的低估值標的。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AI驅動的長線趨勢仍是市場主旋律,但短線波動難免,投資人宜分散資產於美國平衡型、新興債券、日股與黃金基金之間,靈活布局、攻守兼備。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