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電指出,第三季營收成長主力來自AI資料中心應用需求暢旺,其中液冷(immersion cooling)業務貢獻顯著,推升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事業群營收占比升至35%,年增翻倍、獲利暴增365%;電源及零組件(Power Electronics)仍居五成以上,營收年增21%、獲利年增17%,高效率電源供應器表現最亮眼。
第三季毛利為524億元、毛利率34.9%,與去年同期相當,較上季小幅下滑0.6個百分點。公司說明,毛利率波動主因「存貨沖銷」(inventory reversal)金額不同,以及基礎設施事業群占比提升。AI資料中心供電與散熱方案雖拉高營收,但單位毛利率低於傳統零組件,使整體毛利率略降。台達電強調,這並非本業惡化,而是產品組合變化所致,EPS仍持續成長,顯示獲利體質穩健。
台達電表示,毛利率變化屬正常現象,1至2個百分點波動在合理範圍,主因匯率、存貨與產品結構差異,評估公司體質不應只盯毛利率,營業利益率(OP Margin)更是關鍵。隨營收規模擴大、費用率由20.4%降至18.4%,第三季營業利益達248億元,季增33%、年增51%,營益率16.5%,創歷史新高。
台達電說明,公司每年在研發與業務費用維持15%至20%的增幅,屬長線策略性投資,但因營收成長更快,費用率可望持續往18%、19%以下靠攏。他強調,AI伺服器需求仍強勁,台達電在高功率電源與液冷系統市佔率居高,但隨大型雲端與資料中心客戶分散供應鏈,未來單項市佔率可能趨於穩定。
至於市場關心的關稅與運費費用,台達電指出,約95%對美營收最終由客戶吸收關稅成本,對獲利影響有限。僅在「完稅後交貨」(DDP)條件下,公司需先代墊關稅與運輸,再由客戶補償,造成帳務時間差。
整體而言,台達電將持續強化資料中心、再生能源與電動車三大成長引擎,並藉AI運算帶動的電源轉換與散熱需求,延續營運成長動能。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