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邀請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台灣智慧電能代理總經理邱玉典、中國信託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廖淳霖,以及沃旭台灣董事長汪欣潔,共同探討政策穩定、金融支持及產業推動的重要性,盼確保台灣能源轉型長期成功。

林子倫指出,離岸風電是台灣重要的「本地自產能源」,能降低進口燃料依賴並提升供電穩定。他表示,大型離岸風場具備「速度與規模」優勢,將支撐2030年綠電占比達30%的政策目標,是台灣邁向淨零的必選題。

邱玉典則強調,2030年後光電與風電將成為企業取得綠電的雙核心。相較光電供應受限,離岸風電能提供大規模、長期穩定電力,「離岸風電是企業維持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台智電將持續協助企業透過長約布局能源資源,加速符合RE目標。

廖淳霖表示,離岸風電帶動國際資金投入,有助發展綠色金融市場,創造長期且穩定的投資機會,並促進金融機構合作,提升台灣在亞太綠色資本市場地位。

汪欣潔指出,離岸風電能同時推動能源自主與產業升級,政策明確性與持續落地至關重要。沃旭將與政府及產業夥伴合作,引進先進技術並兼顧在地與生態永續。

珊瑚育生可行性研究專案團隊於大彰化東南離岸風場成功佈放涵蓋多個物種與三組年齡層的珊瑚,測試台灣原生珊瑚在離岸風場自然環境中的存活與生長狀況。沃旭能源提供
珊瑚育生可行性研究專案團隊於大彰化東南離岸風場成功佈放涵蓋多個物種與三組年齡層的珊瑚,測試台灣原生珊瑚在離岸風場自然環境中的存活與生長狀況。沃旭能源提供

除了政策與投資議題,沃旭生物多樣性專家於展期間分享永續行動成果,強調生態保育並非附加選項,而是離岸風場建置核心理念。

全球首創的 ReCoral 珊瑚育生研究今年取得進展:2025年8月已於大彰化東南風場佈放約2,700平方公分珊瑚,測試其存活與成長狀況,探索離岸風場促進珊瑚復育的可行性。

鳥類保育方面,自去年與屏科大孫元勳研究團隊及地方協會合作推動棲地營造,針對東方環頸鴴、黑面琵鷺、黑嘴鷗及大水薙鳥等遷徙鳥種,選址施作並長期監測。其中濁水溪出海口打造約5公頃濕地棲地,迄今已觀測逾500隻次東方環頸鴴利用;棉花嶼設置10座人工巢洞,協助大水薙鳥繁殖。

沃旭表示,初步成果證明離岸風電發展與生物多樣性可相輔相成,未來將持續以科學方法深化保育行動,確保綠能建設與自然環境共存共榮。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聯電法說會|全年晶圓出貨增11~13% 22奈米與特殊製程成主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