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緝犯大叔偷車藏毒逛大街 突遇警變臉!原來「AI系統」盯上他
...許,進行家戶訪查勤務,途經員山路時,AI巡防系統突示警,顯示現場有一部車為報案失竊的車輛,警方立即下...
...許,進行家戶訪查勤務,途經員山路時,AI巡防系統突示警,顯示現場有一部車為報案失竊的車輛,警方立即下...
...長丹候(Robyn Denholm)27日致函股東示警,若執行長馬斯克的1兆美元薪酬方案未獲通過,他...
【記者邱筠媜/台北報導】2026 縣市長選舉將近,各黨開始積極備戰提出候選人。不過,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先前 2 次大罷免成功讓藍白緊密結合,整體的社會氛圍對民進黨非常不利。游盈隆強調,賴清德總統目前聲望偏低,若民進黨如果繼續維持現狀,2026 縣市長選舉恐面臨「五席減四席」的窘境,執政縣市可能僅剩屏東。
【記者趙筱文、張沛森/台北報導】充電方便又容易攜帶的行動電源,近年來幾乎人手一顆,連蘋果Apple最新發表的iPhone Air新手機都推出專用的行動電源,不過行動電源屢傳出在包包、住家或高鐵、飛機上冒煙起火甚至爆炸的意外,連日本也發生飯店房間內行動電源起火,導致2千名住客大逃難,讓便利的行動電源瞬間變成「行動火源」、「隨身炸彈」!根據消防署統計,4年來行動電源引發的火警案件逐年攀升,去年就多達41件,平均每個月至少發生3件,今年截至8月也已發生21件,而且事故地點多在臥室與客廳,同時集中在夜間9時至午夜,造成不少財損與傷亡憾事。現在高鐵也公告,行動電源不可放置行李內,也不可放隨身包內充電,而標準檢驗局也公告市面上5款行動電源必須召回,同時教導辨識安全標章與正確選購,加上3C達人跟消防隊也苦口婆心點出錯誤的使用方式,還教導行動電源冒煙起火時如何處置,才不會傷人傷己還被依公共危險罪起訴。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最近常常一吃完飯就好想睡,腦袋很鈍、人也懶洋洋的」醫師張家銘指出,這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警訊。他說,糖尿病不是從血糖高那天才開始,是從身體裡「粒線體先失衡」那一刻就默默開始。不過之前大家只看血糖指數,而忽略這些微妙,但具指標意義的生活訊號。
【高沛生/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長期針對化學物質與環境因子進行致癌性評估,指出部分日常接觸的物質已被列為「確定致癌物」。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提醒,這些看不見的健康威脅其實就潛藏在我們的生活中,包括飲食、空氣與日常習慣,若能及早避開、養成正確習慣,就能大幅降低癌症風險。她並整理出六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從小事開始守護健康。
...法上持續精進的成果,更是全國首創推出「車手提領熱點示警」功能的里程碑。AI巡防系統從原有的黑名單(失...
...、躍到車廂頂部。 後方車輛目擊這一幕超驚訝,急忙示警小貨車司機,小貨車司機於是減速要查看情況,獅子...
...預期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良好」貿易協議,但也示警說,這場高度矚目的會談仍有可能取消。 ...
...駐中國大使勃恩斯(Nicholas Burns)特別示警,「台灣議題」是紅線,美國一步都不能讓!
... Trum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多國元首都將與會,北韓卻在今天發射飛彈,示警恫嚇的意味甚濃。
...岸立場,相較傳統國民黨人更「紅統」,也因此被趙少康示警,要她降低消除「親中力量」,否則恐「令不出黨中...
...也讓民進黨直覺反應「藍營紅統化」會讓未來大選很好打,不過行政院前政務委員張景森則反倒示警綠營一件事。
...小幫手」LINE官方帳號推播即時災害警訊,強化區域示警及災防應變。鼓勵農友免費加入《桃園智農小幫手》...
【陳靜文/綜合報導】風神颱風環流與東北季風雙重影響,北部與東半部地區雨勢大,共伴效應今、明兩日最為顯著,宜蘭與新北地區須嚴防長延時強降雨可能造成的災情。氣象署持續針對7縣市發布豪雨及大雨特報,台北市、新北市更是升級大豪雨等級。
...有發生機率,還請留意溪水暴漲並儘速遠離。 **●示警區域:宜蘭縣頭城鎮、礁溪鄉、新北市石碇區、坪林...
...:一個野心勃勃的行政部門挑戰國會與司法體系;抗議者示警,此舉正把美國往威權主義推進。 在美國...
...日(19)起台灣天氣將轉不穩、水氣增加,就連專家都示警這波雨恐下一整週、且雨量甚至不輸一個輕颱,至於...
【記者張綵茜/綜合報導】太平洋高壓影響下,今明(10/17-18)兩日各地晴朗炎熱,大台北高溫上看36度。氣象專家指出,熱帶低壓TD27有機會生成「風神」颱風,週末起東北季風南下、天氣轉涼,恐與颱風外圍水氣共伴,北部、東部將有豪雨風險。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骨質疏鬆症(簡稱骨鬆)已成為長者健康的一大隱憂。根據專家指出,台灣50歲以上女性每3人就有1人、男性每5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發生骨折,而髖部骨折的死亡率高達2成。為響應10月20日「世界骨鬆日」,專家呼籲民眾「別再忽視骨骼健康」,應從年輕就開始預防,讓骨頭不再悄悄變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