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美華指出,2015年底到2016年初,全台正陷入「反紫光」抗爭──反對中國紫光集團入股台灣IC設計產業。當時台灣半導體低迷,不少人擔心不開放中資就是死路,但反對者提出「黃安效應」作為核心論述:因中國藝人黃安四處舉報台灣藝人「台獨」,讓被點名者在中國瞬間遭封殺,這種政治審查模式若延伸到企業,將使台灣科技公司被迫向中國表態。
就在這種氛圍下,周子瑜因在韓國綜藝節目手拿中華民國國旗,被黃安指控「台獨」,導致代言、工作全遭撤下,TWICE活動被取消,韓國JYP股價暴跌;而她穿著黑衣、念稿道歉、甚至自稱「中國人」的影片,更在總統大選投票前一天掀起台灣社會怒潮。
許美華強調,外界流傳的「民進黨當時沒出聲」完全不實。她說,影片曝光後,蔡英文與民進黨第一時間公開聲援,強調台灣人不應因為身分遭打壓,並呼籲台灣社會團結反對中國的政治施壓。其後強烈民意發酵,成為當年選民「用選票教訓中國」的重要動能之一。
她指出,這起事件強化了當時反紫光陣營的論述,因為若政府真的開放中資,「台灣公司就像被黃安點名的藝人一樣」,沒有企業敢拒絕中資入股要求,否則將被貼上「不愛祖國」「台獨」標籤並遭報復。許美華認為,周子瑜事件與反中資議題並非孤立,而是同一場社會對抗中國政治滲透的反擊。
她直言,若當時政府沒有明確封殺紫光入股台灣IC設計產業,「歷史會完全不同」。反紫光事件和周子瑜事件在時間上緊密交錯,更讓台灣社會意識到:只要關鍵產業或人才被中國點名,就會進入「政治審查—經濟脅迫」的惡性循環。
對於近期社群再度出現「民進黨當時冷處理」的說法,許美華重砲反擊:「真的是造謠造到火星去。」她強調,那段歷史太重要,「不一直講,總有一天會被遺忘、甚至被扭曲」。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今晚變天轉雨!最冷14°C時間曝 「天琴颱風」估將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