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看守協會與歐洲氣候行動網公布最新 CCPI,將台灣、日本、韓國、澳洲、加拿大等多國列入「非常低」。環境部表示,我國溫室氣體排放自 2007 年達到高峰後逐步下降,近年更連續呈現下滑,相關趨勢亦獲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JRC)最新資料庫印證。

環境部指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排放差距報告顯示全球排放量持續增加,但台灣仍屬少數排放下降並與經濟成長脫鉤的國家之一。依全球碳預算(GCB)推估,台灣 2025 年排放量仍可比前期降低。在亞洲主要經濟體中,僅台灣與日本呈現下降趨勢。

針對評比爭議,環境部表示 CCPI 採用自行設定的 2030 年人均排放量門檻,台灣、日本、韓國的標準差異極小,難以反映各國能源結構與產業特性。台灣及其他國家過去多次反映相關問題卻未被採納,日本與加拿大也在發布會上提出質疑。

環境部強調,我國持續依循《氣候變遷因應法》推動淨零轉型,碳費制度已完成上路準備,並提出新版國家自定貢獻(NDC 3.0),設定 2030 與 2035 年排放目標。未來將跨部會協力技術創新,兼顧產業與環境,展現台灣的氣候行動成果。

環境部貼出數據資料反擊,證明台灣排放量已顯著降低。環境部
環境部貼出數據資料反擊,證明台灣排放量已顯著降低。環境部
最新全球碳預算報告,台灣被評為經濟成長與碳排脫鉤國家。環境部
最新全球碳預算報告,台灣被評為經濟成長與碳排脫鉤國家。環境部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穿著Prada的惡魔!台女裝名媛吃霸王餐 肉償失敗被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