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芳指出,近年災害頻仍,政府在應處113年0403花蓮地震、114年0121嘉義地震、丹娜絲颱風、樺加沙颱風,以及花蓮馬太鞍溪、立霧溪堰塞湖等災害過程中,在中央地方分工權責、災害通報機制、疏散撤離落實、災後復原重建、啟動災害漫遊等面向仍有持續精進空間。

劉世芳進一步說明,災害防救法最近一次於114年5月28日修正公布,未來將朝向明確中央與地方權責分工、加強災害告警讓民眾知悉、強化疏散撤離、精進復原重建、建立啟動災時通訊漫遊機制、明確假訊息查證、澄清機制等面向,研議修正災害防救法,全面強化我國災害防救機制。

劉世芳強調,災害的發生無可避免,但可透過災害防救機制的精進及防災教育的推廣,並結合防災士及TCERT訓練能量,藉由演習驗證政府與民眾對於各項災害防救SOP的熟悉度,全面提升全民災防意識及韌性,當災害發生時有效降低損害,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災害防救法修法方向。內政部提供
災害防救法修法方向。內政部提供

火線話題 |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這篇報導屬於「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1. 光復災區重建座談 議長張峻踹桌嗆傅崐萁!場面火爆
  2. 今協商光復鄉災後重建條例 傅崐萁喊話:11月中完成三讀
  3. 馬太鞍溪堰塞湖傳「未公開關鍵資訊」釀災!內政部回應了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美國學者批賴清德遭綠營出征!民眾黨:完美示範「魯莽」的公關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