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羅唯仁已於10月初出境美國未歸,依照檢方偵辦案件的實務做法,若傳喚、拘提未到案,依法得對當事人發布通緝。羅男未來是否會回國接受調查,將待後續檢方偵辦進度及發展程度,各界都在關注。

旅美教授翁履中在社群提出觀察,他認為這場看似激烈的商業機密攻防戰,在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公開喊話「沒這回事」那一刻,結局大概就已經寫好了。這是川普時代美國新產業戰略與台灣晶片主權鬥爭的另一齣舞台劇,真正的劇本已經定稿,現在只是照劇情走。

為何提出這樣的看法?翁履中解釋,今天的英特爾不只是一家上市公司,它是川普政府「讓美國再次偉大」在科技領域的看板企業。美國政府現在的算盤很清楚:最好台積電乖乖跟英特爾合作;如果不願意,那就用美國的方式來「促進」合作,挖角只是其中一招。

因此,台積電要要打贏這場官司有多難?翁履中表示,首先竊取商業機密的舉證門檻極高;再者,若羅唯仁持有美國籍,台灣檢調想對英特爾或他本人採取實質行動,難度更是登天。羅唯仁這種等級的高管,在決定退休轉戰英特爾前,難道會沒做過沙盤推演?英特爾既然敢挖角,背後的法律保護與政治承諾肯定早就給足了,更別提「還有川普政府在背後撐腰」。

翁履中直言,台灣現在大動作的搜索調查、喊話要撤銷中研院院士,與其說是「懲罰」英特爾,不如說是讓台灣民眾看的「安慰劑」。政府必須展現捍衛台積電、捍衛國家利益的姿態,讓民眾覺得「我們有在做事」。但仔細觀察政府說法的變化:從嚴厲的「涉及國安」,慢慢轉變成「初步判斷損害有限」,典型的降溫鋪陳。檢調大動作,隨著新聞熱度退去,大家就會像對待台灣其他流失的優勢一樣,慢慢變得無感,這才是這起事件最讓人感到無力之處。

翁履中表示,這樣說並非指台灣只能放棄,而是要調整策略!真正想守住「矽盾」,不是花拳繡腿的想靠一紙起訴或記者會來回應,而是把「國家關鍵技術」的保護辦法進一步法制化、讓人才就算流動、國安級Know-how也絕對不外溢,變成台灣關鍵企業治理與國家科技管理的根本共識。川普時代的地緣經濟重組是結構性趨勢和壓力,也是台灣科技優勢流失的主因,如果無法針對主因想出對策,只有事後的司法動作,那麼所有戲劇性的搜索與聲明,真的只是表演而已。

火線話題 | 台積電告叛徒羅唯仁

這篇報導屬於「 台積電告叛徒羅唯仁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1. 台積電老臣涉竊密案!高檢署動了 搜索羅唯仁2住處!扣押不動產、股票獲准
  2. 不演了?英特爾公開聲明:歡迎羅唯仁回鍋
  3. 台積電出招了!阻羅唯仁投奔英特爾 聲請假處分「法院已分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積電老臣涉竊密案!高檢署動了 搜索羅唯仁2住處!扣押不動產、股票獲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