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機車停車位長期不足,共享機車更常被批「與民爭位」。市議員林亮君今於交通部門質詢時指出,交通局雖首度將「提供非公有停車場」納入共享運具業者評鑑,鼓勵與私人停車場合作,但該項目僅占3分,形同虛設。
她揭露,今年有業者在「路外車格」項目拿0分,仍以82.76分奪甲等第一名並可增車,「寧可丟3分也不配合」,顯示制度嚴重失靈。林亮君批評,北市日間活動人口比夜間多65萬人,加上「機退2.0」政策,機車停車位持續減少,士林、內湖甚至從「供過於求」變為「供不應求」,停車壓力雪上加霜。
林亮君指出,截至11月,北市共享機車已達1萬1964輛,預估2030年將增至1萬4200輛,車位不足卻持續增車,市民停車空間正被壓縮。她要求交通局提高評鑑配分,或納入新契約條文,並研擬讓共享機車採「共享汽車模式」,導入路外場站合作。
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回應,讓停車「路外化」是既定方向,將儘速研議相關調整。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斯卡羅」作者、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逝世 文化部呈請總統明令褒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