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晶片巨擘今天公布的財報和財測均優於預期,暫時緩解了市場的擔憂。儘管輝達目前是史上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市值超過4.5兆美元,市場仍存在長期憂慮,擔心輝達的成長可能會受到無法控制的因素影響。

輝達在監管文件中披露,公司爆炸性成長的業務收入主要來自4家未具名的客戶。

輝達第3季570億美元的營收中有61%來自這4家客戶,高於前一季4家客戶占營收56%的集中度。根據過去的公告推測,這些客戶可能包括微軟(Microsoft)、Meta、和甲骨文(Oracle)等公司。

輝達還將公司向雲端客戶租賃自家晶片的支出增加了一倍,從第2季的126億美元增至260億美元,這些合約將持續到至少2031年。輝達在上一季曾表示,將向兩大主要客戶OpenAI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向Anthropic投資100億美元。

路透社報導,輝達高度仰賴少數合作夥伴,加上部分交易的循環性質,引發外界疑慮,尤其目前上述企業都尚未從AI領域取得龐大利潤。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黃仁勳(Jensen Huang)表示,輝達所看到的與市場談論的AI泡沫「截然不同」。

他概述3大轉變,作為輝達未來幾年可能稱霸市場願景的一部分。

首先,工程模擬和數據科學等非AI軟體正從傳統中央處理器轉向輝達的高性能晶片組。

其次,是編碼助理等全新類別軟體的發明。再者,黃仁勳預見,AI將從聊天機器人等虛擬應用程式,躍升至汽車、機器人等實體世界。

黃仁勳說:「這3項基本動態都將在未來幾年為基礎設施的成長做出貢獻。輝達之所以被選中,是因為我們獨特的架構能夠實現所有這3項轉變。」

但Spear Invest投資長德列夫斯卡(Ivana Delevska)等看好輝達的人士也擔心,要實現這一願景所需建設的資料中心,將需要大量的土地和電力。

黃仁勳在電話會議上回應了這些擔憂,稱輝達正努力確保晶片供應鏈以外的因素不會成為公司的阻礙。

他說:「我們現在已經與許多土地、電力和(資料中心建物)領域的參與者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當然還有這些項目的融資。這些事情都不容易,但它們都是可以處理和解決的問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150萬青少年帳號關閉倒數!澳洲重手禁令 IG、FB全面下架16歲以下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