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出,人工智慧仍是市場最強驅動力,資訊科技產業如今已占 MSCI 世界指數近 28%,隨著企業加速導入 AI、相關資本支出不斷擴張,科技產業將在 2026 年持續扮演增長引擎。瑞銀同時預期,2026 年全球經濟動能將比今年更健康,美國在寬鬆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下,GDP 可成長 1.7%;歐元區可達 1.1%;亞太地區則維持約 5% 的強勁成長,使全球股市有望在明年底前進一步推升 15%。
在投資配置上,瑞銀CIO強調,AI、長壽科技及能源轉型等結構性趨勢將持續吸引資金,科技、公用事業、醫療保健與金融業也在利率下行與流動性回升環境中具備支撐。中國市場方面,科技產業脫穎而出,預估在流動性回升與投資人買盤推動下,企業獲利於 2026 年將成長 37%,加上印度、新加坡與其他新興市場的補強,使亞洲在全球投資版圖中的重要性持續上升。
在大宗商品方面,黃金再度成為焦點。瑞銀CIO表示,金價自 2025 年大幅上漲、站穩每盎司 4,000 美元後,今年迄今漲幅已接近 60%,成為年度最佳資產。瑞銀最新將 2026 年年中金價預測從 4,200 美元/盎司上調至 4,500 美元,主因包括美國降息預期帶動的實質利率走低、全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以及美國財政風險增溫下央行與投資者持續買金。根據預估,2026 年全球 ETF 黃金流入量將達 750 噸,央行購買量則可能接近 900 噸,雙雙高於過去十多年平均水準,顯示黃金需求具結構性強度。
瑞銀CIO指出,儘管聯準會鷹派立場或個別央行拋售仍是金價風險,但黃金依舊是有效的投資組合對沖工具,即使在高檔價格區間仍具配置價值。瑞銀CIO維持黃金「具吸引力」評級,建議投資人可在總資產中配置約 5%,以提升組合的韌性與多元化。
瑞銀全球首席投資總監 Mark Haefele 表示,關鍵在於 AI、財政刺激與寬鬆政策能否讓全球市場擺脫沉重的結構性重力,邁入新成長時代。他指出,2026 年仍必須面對 AI 採用不如預期、通膨回潮、中美競爭深化及債務風險等挑戰,但在調整配置、強化多元化與提升避險資產後,投資人仍可在結構性轉折中掌握機會。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