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COP30)於巴西貝倫盛大登場,今年以「熱帶雨林與自然保育」為核心議題之一,象徵全球氣候行動邁入以自然為本的新階段。國泰金控第5度前進聯合國氣候峰會,一連參與三場關鍵會議,以「加速亞洲氣候與自然金融」為主軸,與全球產官學界深化交流。

做為全台唯一的一家三度前進COP官方主場藍區舉辦會議的金融業者,國泰金為分享自COP26以來的參與成果,今(18日)舉行線上聯訪,分享COP30於現場第一手觀察,揭示最新國際趨勢與關鍵洞見。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連三年受邀擔任世界氣候高峰會開場講者,他表示儘管面對極端氣候挑戰,仍看見全球永續轉型的希望與機會,他並發表四大趨勢看法。第一:永續資本持續投入,越來越多投資人積極尋找能兼顧長期回報與氣候及自然價值的投資機會,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私部門對自然的投資已突破1,020億美元,但資金缺口仍在,代表還有巨大潛力等待更多利害關係人加入。

李長庚表示,第二點產業正在突破,過去被視為「難減碳部門」的鋼鐵、水泥和汽車產業,已開始建立可被複製的脫碳路徑。第三:新的商業模式正在崛起,再生農業、循環供應鏈、混合金融等,不僅獲得市場驗證,也累積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第四: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創新聲音日益茁壯,從巴西的亞馬遜治理、非洲的社區金融,再到亞洲的藍色債券,證明全球南方不再只是被動受援者,也能是主動引領者。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連三年受邀擔任世界氣候高峰會開場講者。國泰金控提供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連三年受邀擔任世界氣候高峰會開場講者。國泰金控提供

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温珍瀚則親赴貝倫COP30藍區擔任與談人,温珍瀚分享台灣被國際人士譽為美麗之島福爾摩沙,同時也是世界知名的半導體科技島,在AI帶動電力需求激增情況下,面向未來如何實現永續榮景,温珍瀚分享兩個觀察,首先,強調公私協力的重要性,呼籲全球政府建立清楚穩定的政策訊號,增加私部門投資信心與長期資金投入。

温珍瀚表示,其次是特別關注中小企業於資金、知識和技術的需求;國泰金控作為永續金融領航者,整合集團資源,除了提供資金與強化永續風險控管,更積極賦能中小企業穩健轉型,期盼能為客戶整合碳盤查、減碳技術等永續諮詢服務,並搭配客製化綠色金融解決方案,滿足企業永續轉型的各項需求,引領低碳未來。

温珍瀚也分享創新的自然金融解方,隨著自然、生物多樣性風險的衝擊日益嚴重,金融機構也應開始更靈活地嘗試發展自然正向(nature-positive)專案,比如針對綠色債券與綠色貸款的資金,可限制其運用在綠色採購、森林復育、濕地保護等用途;永續連結貸款與永續連結債券可設定當借款人或發行人達成與自然相關的改善目標時,提供利率等優惠。

李長庚另有感而發指出,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許多永續作為常無法被國際充分理解,他回憶數年前聯合國SDG專家來台調研時,對台灣永續成果深感驚訝,認為實際表現遠超出他們既有認知,這讓他意識到,儘管台灣在ESG評比中表現亮眼,但因資訊落差,使國際社群不易掌握台灣的努力,因此國泰選擇積極走向國際舞台,透過正式場域分享永續成果,讓世界更清楚看見台灣的投入與實力。

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温珍瀚則親赴貝倫COP30藍區擔任與談人。國泰金控提供
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温珍瀚則親赴貝倫COP30藍區擔任與談人。國泰金控提供

李長庚說,國泰金控自COP26起連續參與至今,每屆都視為重要的國際學習場景,相比留在台灣看新聞或研究資料,親自走進COP場館,能直接吸收最新趨勢、規範討論與未來標準,這些第一手資訊對企業永續策略至關重要,持續參與COP讓國泰能將國際概念帶回內部,並落實於日常營運,使永續文化在組織中扎根得更深、更廣。

火線話題 | 智慧金融安心未來

這篇報導屬於「 智慧金融安心未來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1. 全球綠能轉型缺口每年達5千億美元  國泰金籲成就公正轉型與經濟共榮
  2. 國壽今宣布健康險外溢回饋 明年起升級為小樹點採週週獎勵
  3. 國泰金零時差參與國際氣候盛會 總座李長庚籲共創「氣候與自然的摩爾定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協和電廠「四接」防波堤工程今開標 環團喊話經部整頓台電及中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