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說明,量子運算概念源於物理學家費曼(Richard Feynman)在1981年提出的觀點:要模擬量子化的自然,就必須以量子電腦處理。問題在於量子位元(qubits)極度敏感,任何環境噪訊都會讓運算失效,必須依靠大量誤差校正與複雜控制才能可靠運作。然而誤差校正本身就需要高算力與低延遲回饋,單靠量子機制仍難負荷。

為此,NVIDIA提出NVQLink架構,以高速互連把QPU與GPU綁成同一個運算實體:由GPU負責解碼與控制,AI則提供推論與動態校正,讓誤差修補可高速循環,並具備擴展至「數萬、甚至數十萬顆量子位元」的能力。同時整合CUDA-Q軟體平台,使研究者可在同一應用中無縫調度CPU、GPU與量子加速器。

NVQLink開發由美國多所國家實驗室參與,包括布魯克海文、費米、洛斯阿拉莫斯、勞倫斯伯克萊、MIT林肯實驗室與橡樹嶺等九大超算中心,並支援17家量子硬體廠與5家量子控制系統供應商,涵蓋超導、光子、冷原子與離子阱等主流技術路線。

NVIDIA提出NVQLink架構,以高速互連把QPU與GPU綁成同一個運算實體。取自NVIDIA官網
NVIDIA提出NVQLink架構,以高速互連把QPU與GPU綁成同一個運算實體。取自NVIDIA官網

黃仁勳這次演講也不斷呼應美國科技發展路線,聲稱AI與量子要在美國落地,需要大量且穩定的能源供應,他強調,「沒有能源,我們就無法成為AI世界的領導者。」並大力讚揚川普推動能源成長與先進製造業回流「具有變革性」,讓美國得以支撐下一波AI與量子算力建設。

黃仁勳指出,如果我們想製造東西,像AI這樣重要的新產業,我們就需要能源,輝達全力支持把產業留在美國,川普也深刻理解,所以動用國家力量支持能源發展,讓這場在華府的演講更具有美國特色。

黃仁勳表示,美國能源部正推動科研基礎建設升級,將量子—經典混合運算納入未來超算架構,透過與國家實驗室合作,以NVQLink為核心打造新一代AI超級電腦,解決材料科學、化學與量子物理等重大挑戰。

合作夥伴也同步亮相,包括Alice & Bob、Atom Computing、IonQ、Oxford Quantum Circuits、Quantinuum、Rigetti等量子硬體廠,以及Keysight、Qblox與Zurich Instruments等控制系統供應商。

黃仁勳形容,NVQLink是「連接量子與經典超算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正式開啟「量子與GPU合而為一」的新篇章。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富邦長春公開賽今開打 泰國名將托馬倫手握兩張王牌尋求二連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