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新智能今年亮相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首度正式發表電動商用車動力電池的國產化突破,透過自主研發與在地製造,展現推動台灣電動運輸自主發展的關鍵成果,並以節能、儲能、新能源、循環再利用為主軸,展示AI資料中心專用UPS電池系統、液冷儲能解決方案、固態電池及電池回收研發技術等,從低碳運輸、工商儲能到 循環經濟皆有完整布局,彰顯以創新科技推動新能源發展的實力。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台灣物流商用車前十大年銷售量約5.8萬至6萬輛,中華汽車市占約達47%至50%且居龍頭地位。此次發表的44.5kWh電動商用車電池系統將規劃導入量產,中華汽車成為首批導入此44.5kWh電池的代表性車廠,雙方合作對推動國產電動運輸具重要意義,共同樹立台灣低碳轉型新典範。
王瑞瑜表示,44.5kWh電動商用車電池系統,從電芯到模組皆於彰濱廠在地製造,具備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及卓越安全性,陸續取得多項嚴苛實測驗證,電池系統在多方向振動模擬下完全符合標準,確保運輸及行駛過程中的結構穩定與安全;在熱管理模擬展現優異控制效能,有效降低冷卻系統負荷、提升整體效率,即便在快充環境下,電芯也維持安全溫度範圍,展現熱穩定性與可靠度。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則表示,碳中和、AI、半導體趨勢活絡推展,加上台灣政策期盼2030年物流車、商用大巴,能夠率先電動化,大型儲能、車用則是當前的營運焦點,今年電動大巴的接單已達200輛;目前電芯業務的儲能、車用營收占比約分別佔85%、15%,訂單能見度已達明年上半年;瞄準AI資料中心備援電力系統需求活絡發展商機,期盼明年下半年至2027年加速推展,初期朝工商儲能營收占比達兩成目標邁進。
劉慧啟指出,今年展出的96V50Ah鋰鐵UPS電池系統專為AI資料中心打造,具備高電、高功率與高安全三大特性,並著眼於美國AI運算需求對電網造成的高負載挑戰,此系統將進軍美國市場,成為AI供電的關鍵助力。此次同步亮相的液冷系列儲能解決方案則涵蓋模組、機櫃至貨櫃的完整架構,能將電池溫差控制於3℃以內,兼顧高效、穩定與安全,展現台塑新智能從電芯製造到系統整合的深厚實力。
近年中華汽車持續投入綠能運輸布局,不僅落實永續承諾,也為物流產業建立新標竿。中華汽車表示,這次合作展現了國產電池在可靠度及量產上的能力,更鞏固雙方共同推進低碳運輸與永續發展的長期目標。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