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今邀請國內12所大專院校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布成立「地熱探勘學研合作平台」,整合地熱相關人才、技術、探勘資訊。
為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地熱被視為下一階段重點開發的再生能源,但因地熱開發的前期探勘具有高度不確定,經濟部為加速地熱發展,宣布由地質調查所領軍,整合國內12所具有相關科系的大專院校,將邀請學研團隊、地熱探勘開發相關產業界、國內外專業技術機構等合作參與投標。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指出,明年預計共有8處地熱探勘場域,會與學界合作將這些場域的地質、地熱潛能做初步推估,將相關資料公開上網,增加國內外開發商的投資意願,接下來會鑽井探勘,從「質」的調查進入「量」的估算。
曾文生表示,這個工作可由政府做,也可由開發商做,若開發商看到這些前面探勘資料,覺得對這個資料非常有信心,他們就開始進行後期開發工作,政府也會直接給予支持讓他們可直接進行,但若還不是那麼明確,經濟部評估有潛力就會直接鑽類似生產井,讓具體的地熱含量能夠被評估出來,而不只是在做初期地質探測。
經濟部地調所代理所長王永絢表示,8處地熱探勘場域除了既有的大屯山、瑞穗、台東紅葉等3處外,另有5處則暫定將從霧鹿、廬山、關子嶺、寶來、谷關、東埔等6處當中挑選出來,並視既有地下地質資料的完整性,推動不同探勘階段調查。
地調所表示,依據《地質法》,政府單位有義務調查國土自然資源,並公開調查成果,滿足民眾知的權利,也為國家能源利用及地方發展提供選項。過去1年半來,地調所與相關機關和在地政府合作,並與民眾溝通協調,建立示範調查案場,經由地面調查研判地熱潛能區位,
針對經濟部設定2025年地熱發電目標20MW,曾文生表示,有信心能夠達成,目前設置量已有5MW,而申請開發包括探勘量也已超過20MW,但因地熱開發仍有不確定性,像是在東部開採涉及諮商,需要政府協調等,若經評估具有一定的規模量,政府就可配合提早規劃建置饋線,加速建置地熱發電。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粉絲團,即時新聞不漏接★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