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Call與先生為了節省房租、多存積蓄,選擇與婆婆同住,儘管先生的立場多半偏向小Call,但生活習慣的差異,仍舊是婆媳摩擦的根源,婆婆習慣叨唸小Call和先生晚歸,無法一起用餐,這使得小Call長期下來累積了不小的心理壓力,撇開這些日常細節,小Call對婆婆的心意是實實在在的,她表示自己對婆婆其實是「有愛的」。
不過感情再好的婆媳,還是會有產生爭執的時候,而真正引爆衝突的導火線,是家中與家族親戚頻繁的祭拜。小Call說婆婆是一位虔誠的信徒,家裡不僅逢大小節日都要拜拜,還供奉著3個祖先牌位(其中包含2個親戚家的祖先)和1尊神明;每次祭拜不僅供品極為豐盛,更需耗費心力折蓮花、元寶,小Call雖然會幫忙準備,但過程相對辛苦,加上親戚常在祭拜後到家中聚會,事後環境也變得雜亂難以收拾。
小Call表示本意是心疼婆婆年紀已高,光是準備過程就已經十分辛苦,因此多次表達希望「簡化拜拜次數與供品」的想法,今年的重陽節,累積已久的壓力終於爆發,小Call也忍不住對婆婆大吼:「妳就每個月都在拜拜,每個月2、3次,1年拜個40次。」
婆婆聞言也氣到回擊:「哪有40次這麼多,以後不拜了。」隨即甩門回房,讓一旁的老公也看得傻眼,事後,幸好有親戚居中協調,向婆婆溝通,婆婆似乎也慢慢聽進了簡化的建議。
兩性專家黃越綏聽完小Call講述後分析,她的行為雖然出於心疼,但也夾雜著「覺得累、覺得煩、不喜歡」的情緒,「小Call的婆婆經歷了這次大吵、親戚的勸說,加上對自身年紀的認知,或許已經產生了願意改變的契機」,黃越綏建議小Call,現在最重要的是彌補與和解,要她回家對婆婆說:「我捨不得您這麼累,我又笨手笨腳幫不上忙,希望您能原諒我。」同時給婆婆一個溫暖的擁抱,化解彼此心中的不悅。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