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哥大商務長林東閔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電信產業長年被貼上的「笨水管」標籤,正在被翻轉成「會發亮的水管」,不只是連線,更是把連線轉化為價值、保障與更好的使用體驗。他形容電信角色不再是傳統的照顧型「保母」,而是已經轉型為24小時在線的「守護者」,當用戶在睡覺時替用戶守住裝置連網與資料安全、在出國時防止用到來路不明的eSIM,為用戶在陌生城市中提供更放心與安全便利地支付以及導航等協助。
Wander Joy的策略從入口開始做起,把服務入口直接放進聯盟中各家電信既有的App,讓用戶「看得見、點得進去、先試用」,再透過免費券與買一送一等誘因提升嘗試率。隨著在地與國際夥伴擴張,內容密度與選擇將持續變多。林東閔強調,聯盟不是要取代旅行社或票券平台,而是為原本分散在不同App的服務,多提供一個在電信App中的選擇,讓使用者能夠少開兩、三個App,卻能完成更多事。這背後來自電信對漫遊與資費的熟悉、對連網品質的掌握與在地支援力,加上受到主管機關監理的資安與個資處理能力,轉化成更直覺、更輕鬆也更安全的出行體驗。
林東閔表示,旅遊體驗最易被忽略的其實是「無人管的空白時段」,例如晚上7點半要到東京鐵塔求婚,卻在上午11點就降落日本,中間七個小時該怎麼辦。許多平台較少在這種微型情境上做足功課,因此WanderJoy的目標,是在這些碎片化的時刻,基於用戶所在位置、語言、支付方式與裝置狀態,快速推薦可行、可付、可走的方案,讓旅程少一些麻煩、多一些好玩。
除了便利與內容擴張之外,林東閔更認為「信任」是電信跨境服務的核心競爭力。當前旅遊eSIM市場充斥來路不明的來源,甚至存在資料可能回流境外的風險,在政府監管下的電信業更像是旅途中真正的「守護者」,讓資料與支付都走在可監理、可追溯的正規道路上。使用既有行動App而非另起新App,則能將原本就建立的信任一路延伸到異地旅遊。對合作平台而言,也能在不新增技術負擔下觸及在地客群,形成彼此共好的生態;對消費者來說,則不必在海外重新下載陌生App、再交出一次個資,降低資安風險。
未來三到五年間,WanderJoy將持續深化跨境服務,例如讓台灣旅客在海外,能直接用新台幣於電信App內完成票券與小額支付;外國旅客來台也能透過自己熟悉的電信App完成販賣機購物與在地交通支付,讓跨境「可付」變成旅行預設值。透過入口更好用、在地串接更完整、支付更順暢,讓電信不只連線,更參與消費結帳的最後一哩路。
他也肯定夥伴KDDI的衝刺速度,僅用約六個月時間完成一般要12~14個月的整合。林東閔表示,WanderJoy的意義在於把多年基礎建設與法規能力轉譯成消費端的體感,讓用戶能真正感受到電信價值不只是話費或流量。「當用戶發現,原來只要打開電信App,就能把出國旅遊的瑣碎拼圖迅速拼好,電信就從背景服務變成旅途夥伴。」他強調,不是要跟市場比誰便宜,而是讓用戶因為身為台灣大哥大客戶,就能享有更好的、別人沒有的待遇,體會到專屬且被看見的尊榮感。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