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引領3D列印革命 再生鈦金屬Apple Watch量產成真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Apple正式宣布,Apple Watch Ultra3與Series11全面採用100%再生航太級鈦粉末,以3D列印打造錶殼,首次在智慧穿戴市場實現大規模金屬積層製造,被視為蘋果邁向2030碳中和的重要里程碑。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Apple正式宣布,Apple Watch Ultra3與Series11全面採用100%再生航太級鈦粉末,以3D列印打造錶殼,首次在智慧穿戴市場實現大規模金屬積層製造,被視為蘋果邁向2030碳中和的重要里程碑。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主打大螢幕機身輕薄的iPhone Air,9月上市後便叫好不叫座,據傳蘋果(Apple)明年秋天可能不會如期推出後繼機,恐使這款劃時代手機成為絕響。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Apple今日正式在台灣官網開賣全新的 「40W動態電源轉接器(最高輸出 60W)」。這款配件自iPhone 17系列亮相後就備受關注,主打口袋等級體積,卻具備接近中高瓦數的快充效能,成為今年Apple配件線的新焦點。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蘋果有望在明年推出全新一代iPhone Air 2,延續今年話題性的「超薄設計」風潮,主打輕薄外觀與高質感金屬機身,鎖定重視便攜與時尚設計的族群。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蘋果明年新機再傳升級!最新爆料指出,iPhone 18全系列將導入2400萬畫素自拍鏡頭,比現行iPhone 17的1800萬畫素再提升,將帶來更細膩的臉部細節與低光源成像表現,成為歷代最大幅度的前鏡頭升級。
【記者趙筱文/東京報導】外媒先前傳出蘋果削減剛發表的iPhone Air產量,甚至傳出「接近停產」說法,不過投資銀行TD Cowen最新分析指出,蘋果2025年iPhone Air生產預測維持不變,並未下修。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智慧型手機市場正從「跑分比拼」轉向生活情境,外型、護眼、電池與手感等更貼近個人需求,象徵分眾化時代全面展開。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Apple釋出iOS 26.1、iPadOS 26.1與macOS Tahoe 26.1正式版,新增Liquid Glass透明度調整、鎖定畫面關閉相機手勢、鬧鐘「滑動關閉」等體驗更新,不過最令台灣果粉興奮的,就是Apple Intelligence繁體中文終於正式亮相。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Apple公布2025會計年度第四季財務報告,季度營收達1,025億美元、年增8%,並帶動稀釋後每股盈餘(EPS)達1.85美元,創下九月季度新高紀錄。全年度營收則達4,160億美元,寫下公司史上新高。
蘋果iPhone Air手機先前因為eSIM在中國卡關,近日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到訪上海後,17日終於開啟預訂,官網首批貨5分鐘內賣光。中國民眾對於辦理eSIM也熱情高漲,中國聯通線上預約辦理eSIM人數已達19.5萬人。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蘋果新機熱潮持續延燒。iPhone 17系列自9月19日開賣以來已滿一個月,銷售表現遠超市場預期。根據市場最新銷售資料顯示,iPhone 17系列與全新iPhone Air在上市短短十天內,便締造超過18.6萬台銷量,較去年同期iPhone 16系列成長13%。銷量前三名幾乎被iPhone 17 Pro系列旗艦機包辦,兩款機型就占蘋果總銷量的56%,而新登場的iPhone Air也拿下4%的比重,展現果粉換機熱潮的延續與蘋果產品線策略的成功。
【記者趙筱文、張沛森/台北報導】充電方便又容易攜帶的行動電源,近年來幾乎人手一顆,連蘋果Apple最新發表的iPhone Air新手機都推出專用的行動電源,不過行動電源屢傳出在包包、住家或高鐵、飛機上冒煙起火甚至爆炸的意外,連日本也發生飯店房間內行動電源起火,導致2千名住客大逃難,讓便利的行動電源瞬間變成「行動火源」、「隨身炸彈」!根據消防署統計,4年來行動電源引發的火警案件逐年攀升,去年就多達41件,平均每個月至少發生3件,今年截至8月也已發生21件,而且事故地點多在臥室與客廳,同時集中在夜間9時至午夜,造成不少財損與傷亡憾事。現在高鐵也公告,行動電源不可放置行李內,也不可放隨身包內充電,而標準檢驗局也公告市面上5款行動電源必須召回,同時教導辨識安全標章與正確選購,加上3C達人跟消防隊也苦口婆心點出錯誤的使用方式,還教導行動電源冒煙起火時如何處置,才不會傷人傷己還被依公共危險罪起訴。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最新報告,蘋果iPhone 17系列在上市首10天內的銷售表現強勁,於中國與美國兩大主力市場的銷量較前一代iPhone 16系列成長14%。其中,基本款iPhone 17成為最大推手,在中國銷售幾乎翻倍,顯示消費者對其「高性價比」定位反應熱烈。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蘋果於9月10日凌晨發表全新超薄機種iPhone Air,以僅5.6mm的厚度刷新歷代紀錄,並成為首款全面取消實體SIM卡槽、僅支援eSIM的iPhone,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李威翰/綜合報導】蘋果上周開賣iPhone 17系列手機,號稱歷來最輕薄的iPhone Air銷量不如預期,如今更傳出首批用戶發現後鏡頭會起霧,影響拍照品質,銷量恐進一步受到衝擊。
【高沛生/綜合報導】蘋果今年秋季發表會推出史上最薄的 iPhone Air,厚度僅 5.6 公釐、重量 165 公克,外界一度擔心「太薄會不會一掰就壞」。YouTuber Joeman 向來關注 3C 新品,昨日親自出馬挑戰徒手掰彎。他在影片中拼盡全力,臉漲紅到變形,手機卻完好無缺,甚至在停止出力後立刻恢復原狀,讓他直呼「70 公斤的成年男性都掰不斷」。誇張畫面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笑稱「手機還沒變形,臉先變形」。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蘋果全新推出的iPhone Air,以5.64mm超薄機身成為「史上最薄iPhone」,雖然外觀驚艷,但也引來不少質疑:為了這個纖細設計,究竟犧牲了哪些實用功能?外媒盤點出9大「縮水」與妥協,點出設計美學背後的代價。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蘋果每年都會在發表會上強調「這是史上最強的iPhone陣容」,而今年的iPhone 17系列,似乎真的很適合這樣的稱號。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蘋果推出最新iPhone 17系列手機,昨天開放全球預購掀起熱潮。不過最輕薄的iPhone Air竟在中國無預警下架,原因竟與輕薄設計有關。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蘋果今年新機iPhone Air首度登場,外界雖質疑超薄機身可能犧牲續航,不過3C達人Joeman與Tim哥實機體驗後,反而一致認為質感超乎預期。Joeman直言:「這是蘋果工藝的登峰造極之作」,Tim哥也認為Air的金屬邊框與手感設計,讓它與過往模型機的想像截然不同。兩人更指出,Air的定位不只是副機,更可能是蘋果邁向折疊機前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