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案說明提到,中共近年憑藉軍事現代化成果,運用「灰帶併軍事」之複合式威脅手段,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削弱國人對國家安全信心。中共日益增強之灰帶侵擾及挑釁,已延伸至其他島鏈國家及南海區域,使各國意識到傳統作戰觀念及軍備已無法應處這類衝突,也讓區域穩定備受威脅。我國面對中共可能之入侵,必須加速國防硬實力之建設及軟實力之發揮,打造重層嚇阻之國防力量,讓中共不敢武力犯臺。
草案內容提及,國軍為嚇阻共軍犯臺,積極執行建軍備戰工作,當前主要籌獲武器裝備以「不對稱戰力」為主軸,包含愛國者二型飛彈性能提升與採購增程飛彈、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魚叉飛彈海岸防衛系統、新型標槍反裝甲飛彈、新型拖式反裝甲飛彈及攻擊型無人機等,已具備基本不對稱作戰能力,對中共登陸作戰產生一定嚇阻能力。
草案也說明這次建構的三大特色,包括「建構重層防衛體系,打造臺灣之盾」、「引進高科技與人工智慧,加速擊殺鏈」、「厚植國防產業,打造非紅供應鏈」。
草案提到,因應中共軍事威脅持續擴增,為建置可強化國軍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之武器,依預算法第八十三條第一款國防緊急設施之規定,編列所需經費上限為新臺幣一兆二千五百億元之特別預算,逐年籌獲各類裝備。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民眾黨訪日和「高市早苗桌子」拍照 林楚茵:什麼都沒做也想套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