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該名學生原本在新北市汐止區A校就讀,其父親為該校的家長會長,但因暴力攻擊同校師生的案件頻傳,校長、主任、老師及同學曾遭語言及暴力攻擊,A校家長會委員們請市議員張錦豪介入協調,與孩子家長溝通協調後,決定讓他換個環境,轉到B校就讀,希望能有所改善。
沒想到,該名學童轉到B校後,開學第一天,就出現咬傷、毆打老師的情形,短短一個多月下來已有7位師長、20名學生受到肢體與言語暴力衝擊;更嚴重的是,還有女學生因壓力過大,邊吐邊哭,心理承受極大壓力。
而校方相當無奈,依目前制度,對該學生只能用「愛的輔導」,後面甚至轉介到教會輔導,竟也是亂砸毀物品並對牧師出言不遜恐嚇,教師在面對學生暴力時幾乎無有效救濟管道,導致師生雙方都陷入安全與心理壓力的惡性循環。
張錦豪今天下午於議會總質詢時指出,學生有狀況學校已盡全力輔導,但依照法規國小尚不能請警察少年隊進校園處理紛爭,反而是該學生鬧事後還主動報警,「請問誰來保護心生恐懼孩子們的受教權?」「誰要來保護老師們的安危?」
「現在沒有人要當老師」,張錦豪強調,教師荒已經是國安議題,老師不僅要承受校園暴力風險,還要面對繁重的行政業務與家長濫訴壓力,導致教師報到率逐年下降,尤其是專任輔導老師的報到率僅剩48%,凸顯教育現場人力嚴重不足的現況,若又遇到這樣的狀況,又會讓多少本有意願擔任老師的人,打退堂鼓。
張錦豪呼籲,市府正視前線教師的處境,應儘速檢討教師保障機制與校園輔導資源配置,讓教師能夠專注於教育本職、學生能在安全環境中學習。
質詢結束後,張錦豪也將該班家長連署的陳情書送交給市長侯友宜,家長訴求「要求該問題學生儘速離開該校」,讓學生安心學習遠離恐懼,盼市長重視這個嚴重的問題。
經教育局了解,該案為國小一名資源班轉學生多次攻擊行為事件,發生後學校立即依規完成校安通報,並啟動校內安全維護及輔導機制,第一時間區隔行為學生及安撫現場情緒,確保師生安全無虞,同步通報教育局及社政單位介入協助。
教育局表示,已指派輔導諮商中心、特殊教育中心及心理師入校協助,召開個案會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邀集家長與專業人員共同研擬「個別化輔導管教方案」,並配合醫療團隊進行心理評估及行為觀察,提供正向行為支持與課程調整。
另外,學校持續記錄學生行為變化,滾動檢視輔導策略,並結合家防中心及社福單位強化家長親職教育與支持系統。
教育局說,將持續追蹤輔導成效,兼顧班級秩序與個別學生的成長需求,協助學生逐步回歸穩定學習軌道,營造安全友善的校園環境。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