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怡寧8日上午在臉書發文,直指該名「157小姐」抱怨在高鐵上遇到帶小孩的母親竟容忍小孩吵鬧不管,不僅上傳對方母子的照片,還使用、「窮酸」、「階級複製」、「邊角料」等字眼形容該名母親,一度引發大批網友圍攻該名帶小孩的母親。
不久後,該名母親出面澄清,指自己與孩子並未失禮,而「157小姐」的描述與事實不符。陸續又有多名同車乘客發文作證,指出現場情況與原文大不相同,輿論風向急轉。
蘇怡寧在文中指出,隨著事實被釐清,「157小姐」最終私訊道歉,信中承認自己情緒失控、未經當事人同意就公開照片,造成嚴重傷害。經當事媽媽同意,他公開這封道歉信,「希望事件能真正畫下句點」。
他強調,這起事件凸顯台灣網路文化的危險傾向,匿名與流量導向讓造謠與霸凌變得輕易,「一個輕率的謊言,比任何武器都銳利」。他呼籲民眾提高媒體識讀能力,「不要再被帶風向的文字牽著走」。
蘇怡寧也語重心長指出,台灣社會對媽媽愈來愈苛刻、對孩子愈來愈不耐煩,「匿名除了助長惡意,也讓人忘了理解與體諒,只剩下抱怨與殺戮」。他表示:「我分享這封信不是為了在傷口上灑鹽,而是提醒大家,讓台灣成為一個能讓媽媽安心育兒、孩子自由哭笑的地方。」
該名當事人媽媽是名心理師,也在臉書表示:「我選擇原諒對方,是因為我希望社會對小孩包容,也希望對年輕人包容,不希望她被公審而有創傷,所以選擇肯定她的道歉並為她挺身而出,希望大家別再公審她。」
但該名母親昨日在臉書透露帶小孩坐高鐵回台北,全程壓力山大,在回到台北改搭捷運後,心情才輕鬆很多,覺得捷運上吵雜多了,閉眼的人,也不覺得說話的人干擾。但讓她崩潰的是:「結果突然看到捷運也在提醒要降低音量了,台鐵、公車也要跟進,政府到底要親子怎樣啦!一邊說提高生育率,一邊打壓家長孩子。」